秋季養生

入秋謹防習慣性腹瀉

入秋天氣轉涼, 腹瀉病人又增多。 據本市各大醫院腸道門診統計, 因飲食不當、受涼引起的腹瀉病人占了大多數, 其中反復腹瀉、呈慢性腹瀉者增加最多。 醫生介紹, 這些患者神情“緊張”, 腹痛、便急, 頻繁排稀便, 但化驗檢查無病毒細菌, 卻久治不愈, 呈習慣性腹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名老中醫診療中心會診表明, 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症, 臨床表現為習慣性腹瀉。 該病起因於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腦腸軸”失調, 辦公樓群、白領人士最易患此病。 為此專家提醒:治療須“身、心”同治,

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

現狀 發病率居高不下

現代醫學已經給習慣性腹瀉一個專業名稱——腸易激綜合症(TBS)。 它和傳染性腹瀉不同, 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它和結腸炎也不同, 不會引起腸道炎症的現象。 此病的重要症狀是:腹瀉, 頻繁稀便, 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 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據調查, 它是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功能性疾病, 發病率已占人群的15%, 患者約占胃腸道專科門診的1/3以上。

病因 功能失調引起病發

腸易激綜合症(IBS)常見患者腹部痙孿性疼痛、腹部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改變。 一些患者有便秘症狀(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 另一些人有腹瀉(頻繁稀便, 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

另有一些人腹瀉、便秘都有過經歷。 有時患者有痙孿性腹痛, 想排出大便但不能排出。 在過去, 對腸易激綜合症表現曾有過很多醫學名稱, 如粘液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結腸痙孿、腸痙孿以及功能性腸病等。 這些名稱大多數定義不準確。 例如:結腸炎意味著結腸的炎症, 然而腸易激綜合症不會引起炎症的病變。

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至今還不清楚, 醫生稱其為功能失調, 因為在結腸檢查中沒有發現任何器質疾病症象。 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 但並不引起持久的結腸損害, 也不導致困擾;患者可能害怕參加社會活動, 害怕出去找工作, 甚至外出做一個短暫的旅行。 然而一部分腸易激綜合症的病人能夠通過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藥物控制症狀。

結腸敏感性過高

因為醫生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 腸易激綜合症通常是被認為由情緒衝突或壓力所導致。 然而研究表明, 儘管抑鬱、焦慮及生活中的壓力可以加重病情, 但其他因素也很重要。 研究已發現, 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結腸肌肉在輕微的刺激下就會發生痙攣, 結腸敏感性以及反應性均比正常人高, 因此會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影響的刺激發生反應。

醫學研究表明, 進食、腹部脹氣及積食結腸等普通事件均可導致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過敏反應。 某些藥物或食物可能會觸發一些人結腸痙攣。 有時腸痙攣延遲糞便的排出, 導致便秘。 巧克力、乳製品或大量的乙醇常常是其誘因,

咖啡因可導致許多人稀便, 但更容易影響腸易激綜合症患者。 研究也發現, 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女性在月經期症狀更嚴重, 說明波動的激素水準可以加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症狀。

預防 改善飲食減少症狀

蔡淦教授說, 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還不清楚, 醫生只能稱其為功能失調。 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 治療後一不注意又會復發。 然而能夠通過改善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藥物控制症狀。

許多人訴說其症狀在飯後和精神緊張焦慮情況下發生。 醫學研究發現, 進食可以導致結腸的收縮, 通常飯後30到60分鐘發生這種反應, 引起腸運動的激動, 在一些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中,

這種激動可能來得很快, 並伴隨著腹痛、腸痙攣和腹瀉。 這種反應的強度常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熱卡數量有關, 特別是脂肪的含量。 動物和蔬菜中任何形式的脂肪是結腸收縮的強烈刺激源。 生活壓力也可以導致一些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結腸痙攣, 這個過程還沒有被完全認識。 專家指出, 結腸部分由神經系統支配, 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減少壓力(如放鬆鍛煉)能夠緩解腸易激綜合症症狀。 但這並不意味著腸易激綜合症是人格分裂的結果, 腸易激綜合症至少部分是由結腸運動和感覺失調所引起的。

對許多人來說, 進食合適的食物可減少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 在調整你的食譜之前, 做日記記錄哪些食物可以加重症狀是個好主意。

你可以請教一些飲食專家, 他們會提供合適的食譜給你。 例如, 如果乳製品可以加重你的症狀, 你就可以少進食此類食物, 乳酸比較容易耐受, 因為它提供含有乳糖酶的生物活性成分, 這些酶可以消化乳製品中的糖原。 另外, 在很多情況下, 食物纖維可以減輕腸易激綜合症症狀, 穀類、豆子、水果以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 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 可以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 一些纖維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 可以防止大便堅硬。 高纖維食品可以導致脹氣和腹脹, 這些症狀在機體適應這些食品後, 在幾個月內很快會消失。 較多肉食可以引起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痙攣疼痛和腹瀉, 減少肉食的攝入和少量多餐有助於減輕症狀。

患者受涼容易腹瀉,應不吃西瓜、冷飲和油炸等易引起腹瀉食物。但健脾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食物滋腸、健脾,可止腹瀉。辦公樓人群須讓大腦注意休息。放鬆神經也可減輕症狀。

症狀 病程長反復發作

認識到正常人之間的腸功能存在差別是很重要的。正常大便的範圍甚至可以一天三次或一週二次,但應該成形而不堅硬,無血,排出無痙攣性疼痛和痛苦。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病程長且反復發作,臨床一般分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和黏液型4種。

腹瀉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一日多次甚至10余次,常在早飯後發生多次排便,極少發生在夜間和睡眠中,與精神因素、情緒變化關係密切,精神緊張容易誘發排便;便秘型患者糞量少,排便困難,每週1-2次,偶有10餘天一次者,常常伴有腹痛或腹脹、糞便堅硬,或成球形,有時大便纖細,表面附有黏液;一些人便秘和腹瀉可以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通常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患者排便伴有黏液。腸易激綜合症還可能有食管堵塞感、噁心、胸骨後燒灼感、打嗝和脹滿等食管胃表現,以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但胃出血、發熱、體重減少以及持續性腹痛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象。

治療 沒有標準治療方式

腸易激綜合症因為症狀較複雜,所以至今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醫生在做診斷之前要謹慎地排除其它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醫生將做一個完整的病史記錄,包括對症狀的詳細描述、完整的體格檢查與試驗室檢查。如大便標本要進行隱血性檢查、常規性的X線鋇透及纖維腸鏡,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病變。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腹瀉或便秘情況而給予止瀉藥物或通便藥,如果患者有精神焦慮,也會給予鎮靜抗焦慮藥物,或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等一些治療計畫。

減少肉食的攝入和少量多餐有助於減輕症狀。

患者受涼容易腹瀉,應不吃西瓜、冷飲和油炸等易引起腹瀉食物。但健脾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食物滋腸、健脾,可止腹瀉。辦公樓人群須讓大腦注意休息。放鬆神經也可減輕症狀。

症狀 病程長反復發作

認識到正常人之間的腸功能存在差別是很重要的。正常大便的範圍甚至可以一天三次或一週二次,但應該成形而不堅硬,無血,排出無痙攣性疼痛和痛苦。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病程長且反復發作,臨床一般分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和黏液型4種。

腹瀉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一日多次甚至10余次,常在早飯後發生多次排便,極少發生在夜間和睡眠中,與精神因素、情緒變化關係密切,精神緊張容易誘發排便;便秘型患者糞量少,排便困難,每週1-2次,偶有10餘天一次者,常常伴有腹痛或腹脹、糞便堅硬,或成球形,有時大便纖細,表面附有黏液;一些人便秘和腹瀉可以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通常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患者排便伴有黏液。腸易激綜合症還可能有食管堵塞感、噁心、胸骨後燒灼感、打嗝和脹滿等食管胃表現,以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但胃出血、發熱、體重減少以及持續性腹痛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象。

治療 沒有標準治療方式

腸易激綜合症因為症狀較複雜,所以至今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醫生在做診斷之前要謹慎地排除其它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醫生將做一個完整的病史記錄,包括對症狀的詳細描述、完整的體格檢查與試驗室檢查。如大便標本要進行隱血性檢查、常規性的X線鋇透及纖維腸鏡,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病變。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腹瀉或便秘情況而給予止瀉藥物或通便藥,如果患者有精神焦慮,也會給予鎮靜抗焦慮藥物,或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等一些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