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神奇太子參 李時珍都說好

 

相傳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 為出版《本草綱目》, 日夜兼程趕赴南京, 住進了一家客店。

入夜, 李時珍忽然聽見一婦女的呻吟聲,

便問店小二:“隔壁何人患病?”店小二回答說:“是賤內患病, 已有幾天了。 ”“有病為何不去求醫?”李時珍迷惑不解。 店小二說:“客官有所不知, 我們雖然在此開店, 但賺來的錢還不夠七口之家糊口……”

 

李時珍聽了十分同情, 便起身隨店小二進入內房。 李時珍邊為店小二,

的妻子把脈邊問:“近來她飲食如何?”店小二說:好幾天沒米下鍋了, 她只能吃一些番薯幹, 我們是靠孩子挖來的野菜根充饑的。 ”李時細看起來, 並從中拈起一根野菜, 放進嘴裡。 然後他對店小二說:“這是一種藥, 可治你妻子的病, 你從哪里弄來的?”他說:“城外, 紫金山上!”孥時珍又隨手掏一錠銀子放在桌上說:明在去買點米, 把這藥先煎給你妻子服用, 服了就會好轉的。 ”店小二聞聽感動得雙膝跪地, 連聲道謝。

 

次日, 店小二的妻子服了藥, 病果然就好了許多, 店小二又把李時珍帶到紫金山。 只見那裡綠茵如毯, 到處都是這種藥草。 李時珍大喜過望, 連聲說:“好極了!”他如獲至寶, 連忙挖了一擔回家。 並取名為“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的乾燥根莖, 又名孩兒參、童參、四葉參、四葉萊、米參等。 並以條粗、色黃白者為佳。 太子參之名始見於清代《本草從新》, 謂其:“大補元氣, 雖甚細如參條, 短緊堅實, 而有蘆紋, 其力不下大參”、“治氣虛肺燥, 補脾土, 誚水腫, 化痰止渴”。 中醫認為太子參味甘微苦, 性微寒, 入心、脾、肺經, 具有補脾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 臨床上, 常用來治療脾胃虛弱、氣陰兩傷引起的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自汗氣短、心悸失眠、頭昏健忘, 溫病後期出現氣虛津傷及小兒夏季暑熱等症。 據《本草從新》、《本草綱目拾遺》、《飲片-新參》等書認為, 太子參系指五加科植物人參之小者。

現在商品則普遍用石竹科植物異葉繁縷的塊根。

 

研究表明, 太子參含有糖類、磷脂、氨基酸, 以及錳、鐵、銅等微量元素, 還含有太子參皂苷A、棕櫚酸、亞油酸、穀甾酵、揮發油等成分, 太子參皂苷A可抗病毒。 並具有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抗疲勞、抗應激等作用。

選方:

1、太子參15~20克, 加黃酒、紅糖適量, 蒸後取汁服用, 可治勞傷虛損。

2、太子參:黃芪各30克, 雞內金15克、白術、麥芽各10克, 水煎服, 具有益氣補脾的功效。 適用於氣虛脾弱所致的無力、納差、脹滿等症。

 

3、太子參25克, 酸棗仁、夜交藤各15克, 當歸、遠志、茯神、炙甘草各10克, 水煎服。適用於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所引起的頭暈心悸、失眠多夢等症。

4、太子參25克、沙參15克、川貝母、百合、麥冬、桔梗、玉竹、元參、知母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療溫病傷及肺陰,氣虛津虧所致的短氣乏力、咳嗽少痰。

5、太子參30克,黃芪25克,白術、茯苓、當歸、炒扁豆各10克,五味子6克,大棗5枚,水煎服。有益氣健脾、養心生血之功,用於治療氣血虧虛所致的頭暈、乏力等症。

水煎服。適用於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所引起的頭暈心悸、失眠多夢等症。

4、太子參25克、沙參15克、川貝母、百合、麥冬、桔梗、玉竹、元參、知母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療溫病傷及肺陰,氣虛津虧所致的短氣乏力、咳嗽少痰。

5、太子參30克,黃芪25克,白術、茯苓、當歸、炒扁豆各10克,五味子6克,大棗5枚,水煎服。有益氣健脾、養心生血之功,用於治療氣血虧虛所致的頭暈、乏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