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春季吃大棗有哪些認識誤區

春季養生, 需要給身體及時的進行進補, 該怎麼辦呢?很多人選擇吃大棗, 大棗含有豐富的營養, 是進補不錯的選擇, 但是吃大棗也不能亂吃,

注意三大誤區, 具體詳細如下:

誤區1、大棗補充維生素C

支持這種說法的理由是, 大棗(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VC), 而胡蘿蔔含有能破壞VC的氧化酶, 所以兩者相遇就降低了大棗的營養價值。 前兩句是對的, 大棗有VC, 胡蘿蔔有氧化酶, 但最後一句結論是錯的。 胡蘿蔔中的氧化酶破壞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連胡蘿蔔本身含有的VC都破壞不完, 怎麼會去破壞其他食物中的VC呢?

因此, 如果真的那麼在乎VC被破壞的話, “最佳的”策略只能是不要吃胡蘿蔔。 可這也有問題, 因為除了胡蘿蔔, 黃瓜等蔬菜也含有破壞VC的氧化酶, 那就連黃瓜等也一並不吃了?可還是不行, 其他食物雖然沒有破壞VC的氧化酶, 但也會有其他缺點, 比如雞蛋有膽固醇,

肉類和牛奶有飽和脂肪…, 難道都一併不要吃了?

至於大棗不能與海鮮一起吃, 大棗與大蔥不能一起吃……之類的立足於食物相克的胡言亂語, 更加不值一駁。

誤區2、大棗補血效果好

首先要說明, 貧血患者吃大棗是有好處的, 就像吃蘋果或葡萄等其他水果一樣。 但是, 如果你指望大棗發揮特別的補血作用, 甚至治療缺鐵性貧血, 就像豬肝或肉類那樣, 則是錯誤的。

大棗(鮮)的鐵含量在水果當中算是比較多的, 為1.2毫克/100克。 但是, 像其他植物性食物一樣, 大棗中的鐵吸收率極低, 不能被人體很好地利用。

大棗(鮮)中維生素C(VC)含量是水果中的佼佼者, 為243毫克/100克。 而VC能促進鐵吸收, 有助於防治缺鐵性貧血。 不過, 正如上面已討論過的, 大棗(鮮)常常不能多吃,

吃那麼十粒八粒的大棗, 對補血而言, 純屬隔靴搔癢。

誤區3、大棗不宜多吃

大棗是進補食物

眾所周知, 大棗(鮮棗)不好消化。 這是因為, 大棗不但水分含量低, 僅為67%(其他常見水果多為80%--90%), 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 為1.9%, 明顯高於其他常見水果(比如葡萄平均為0.4%、蘋果平均為1.2%)。

膳食纖維(尤其是不可溶的纖維素)在胃和小腸中不能被消化, 一次攝入量大時會造成胃腸不適。 大棗中的膳食纖維主要集中在皮中, 大棗的果肉是脆的, 但棗皮是非常薄而硬的。 咀嚼時很難徹底搗碎。

吃大棗的好處

1、健脾益胃

脾胃虛弱, 腹瀉, 倦怠無力的人, 每日吃紅棗七顆, 或與黨參, 白術共用, 能補中益氣, 健脾胃, 達到增加食欲, 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

半夏同用, 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 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

紅棗為補養佳品, 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 滋潤氣血。 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 黃耆, 枸杞, 能提升身體的元氣, 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

女性躁鬱症, 哭泣不安, 心神不寧等, 用紅棗和甘草, 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 可起到養血安神, 舒肝解鬱的功效。

4、緩和藥性

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 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 並保護正氣。 如:“十棗湯”中, 用大棗緩解甘遂, 大戟, 蕪花等瀉藥的毒性, 保護脾胃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