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生棗能吃嗎

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的話, 我們建議任何能生吃的食物還是盡量生吃的好, 因為生吃的食物是最有營養的, 任何食物只要經過了制作, 多多少少會有營養的流失, 所以我們最好是生吃,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 不要為了獲得更多的營養而導致疾病的出現, 所以生吃食物是有很多禁忌的。

我們經常吃到的棗是制作之后的紅棗, 那么生棗到底能不能吃呢, 這個問題一直是很多人的疑問, 其實生棗當然可以吃, 而且生棗還能帶給我們非常大的好處。

棗, 學名 Ziziphus jujuba Mill. (《Flora of China》), 英文名:Chinese-date, 中文別名:棗樹。

是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棗樹, 也是棗樹的成熟果實。 在中國各地都有栽培。 花小多蜜, 是一種蜜源植物。 果實棗, 長圓形, 未成熟時綠色, 成熟后褐紅色。 可鮮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餞果脯等。 營養豐富, 棗的品種繁多, 大小不一, 果皮和種仁藥用, 果皮能健脾, 種仁能鎮靜安神;果肉可提取維生素C及釀酒;核殼可制活性炭。

去水分的紅棗肉還是加工紅糖的原料。 成熟的大紅棗含有天然的果糖成分, 還含有蛋白質、鈣、鐵、鎂、胡蘿卜素、維生素C、B1、B2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棗的果實味甜,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P, 除供鮮食外, 常可以制成蜜棗、紅棗、熏棗、黑棗、酒棗及牙棗等蜜餞和果脯, 還可以作棗泥、棗面、棗酒、棗醋等, 為食品工業原料。 棗又供藥用, 有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之效, 棗仁和根均可入藥, 棗仁可以安神, 為重要藥品之一。 棗樹花期較長, 芳香多蜜, 為良好的蜜源植物。

藥用價值

性味

味甘、辛, 性熱, 無毒。

功效主治

多食使人寒熱, 腹脹滑腸, 瘦人尤其不能吃。

大棗即曬干的大棗。

性味

味甘, 性溫, 無毒。

功效主治

果實(大棗):主治心腹邪氣, 安中, 養脾氣平胃氣, 通九竅, 助-卜二經, 補少氣、少津液、身體虛弱, 大驚, 四肢重, 和百藥。 長期服食能輕身延年。 但有齒病、疳病、蛔蟲的人不宜吃, 腹中脹滿的人不宜吃, 小兒不宜多吃。 忌與蔥同食, 否則使人五臟不和。 如與魚同食, 使人腰腹痛。 李時珍說:“現在的人蒸棗大多用糖、蜜拌過, 長期吃最損脾, 助濕熱。 棗是益脾的, 脾病宜食”。 根(棗樹根):甘, 平。 祛風, 活血, 調經。 用于關節酸痛, 胃痛, 吐血, 血崩, 月經不調, 風疹, 丹毒, 癮疹。 樹皮(棗樹皮):苦、澀, 溫。 收斂, 止瀉, 祛痰, 鎮咳, 解毒, 止血。 用于痢疾, 泄瀉, 崩漏, 咳嗽, 刀傷出血。 葉(棗葉):甘, 溫。 用于小兒外感發熱, 瘡癤。 果核(棗核):苦, 平。 用于臁瘡, 走馬牙疳。

民族醫藥

苗藥

Bid ndeb(比代), Zend git gheib真給基, Zend wais-mnx整萬寧:果實或根治脾胃虛弱,

血虛《苗醫藥》。

蒙藥

查巴嘎:果實用于脾虛食少, 泄瀉, 心悸, 失眠, 盜汗, 體倦乏力,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蒙藥》。 察巴嘎:果實治營養不良, 體虛, 失眠《蒙植藥志》。

藏藥

齊比喀:成熟果實煎膏治體虛《藏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食物最好是生吃, 因為生吃的食物營養價值最高, 不會出現營養流失的情況, 但是我們在生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然導致疾病出現可就不好了, 上文提到的生棗是非常有營養的水果, 生棗當然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