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療胃病的中藥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呢

現在壓力大, 很多人作息時間不正常, 容易出現胃病, 常見的胃部病變就是炎症、潰瘍穿孔、梗阻、癌變、結石等, 很多人採用中藥進行調理和治療, 因為中藥藥性溫和對胃刺激性小, 副作用也沒西藥大。 中醫認為中藥適合在飯後半小時服用, 這樣可以發揮最大藥效, 能減少食物對藥效的阻礙作用, 同時還能促進腸道對藥物的吸收, 具體的還是要結合病情, 合理選擇服藥時間。

服藥時間, 必須根據病情和藥性而定。 一般來說, 滋補藥宜在飯前服;驅蟲藥和瀉下藥大多在空腹時服用;健胃藥和對腸胃 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宜在飯後服用;其他藥物一般也宜在飯後服用;而安眠類的中藥則應在睡前服用。 無論飯前飯後服藥都應略有間隔, 如飯前後1~2小時左右, 以免影響療效。

治療腸胃病的中藥,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因為胃空狀態下, 藥性容易下達, 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粘膜接觸,

較快地通過胃入腸, 從而藥物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 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一般來說有胃病, 不可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 中藥主要起來調節緩解作用, 而西藥副作用較大, 如果兩種同服, 有可能有副反應, 因此最好諮詢專業醫生。 另外在服用中藥治療胃病時, 不宜喝茶和吃胡蘿蔔, 前者影響吸收, 後者會影響藥效, 還要注意胃部保暖,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