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骨密度增高有什麼危害

對於骨密度是什麼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 每個年齡段的骨密度值是不同的, 拿兒童階段的來說, 如果低於標準的數值, 說明還有增長的可能;如果高於標準值則表明成長的機會越來越小了, 所以明骨密度高了並不是什麼好事, 那麼骨密度增高有什麼危害呢?

一、骨密度的正常值:

正常:骨密度在年輕人平均值的1個標準差內(+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1~2.5個標準差(-1~-2.5SD)。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準差(低於-2.5SD)。

嚴重骨質疏鬆症:骨密度低於年輕人平均值2.5個標準差, 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密度偏高是怎麼回事

一般在35歲左右, 人體骨量達到其一生中的最高值, 這時鈣的含量就是人體的峰值骨量。 主要由三種因素決定:遺傳因素;補鈣因素;身體鍛煉狀況。

因此, 骨質疏鬆並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這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正悄悄影響著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的健康。 所以現代女性應轉變觀念, 改變生活方式, 根據實際情況, 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 讓骨質疏鬆症不要早早“找上門”。

二、引起骨密度高的原因有很多, 常見的有:

1、骨硬化性增生:骨硬化增生是骨量增多的結果。 它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性反應, 可見於許多疾病。 局部性骨硬化增生見於慢性炎症和惡性骨腫瘤等。 普遍性骨硬化見於石骨症, 腎性骨硬化和氟骨症等。 X線表現為骨密度增高, 皮質增厚, 骨幹變粗, 骨髓腔變窄或消失, 骨小梁消失呈緻密的影像。

骨肉瘤中出現的腫瘤骨雖然顯示骨增生硬化, 但它不是機體的代償反應, 而是腫瘤組織的一部分。

2、骨壓縮:骨壓縮使單位體積內骨量增加, 因而骨密度增高。 骨壓縮最常見於椎體壓縮性骨折, 此外亦見於骨缺血壞死中, 後者密度增高的影像多不均勻。

3、骨內鈣化:骨內病變組織如腫瘤, 炎症組織。 骨髓病變和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骨內鈣化, 表現為密度較高且無結構的顆粒狀影像。

4、骨內異常礦物質沉積:鉛, 磷和鉍等進入人體大部沉積於骨內, 於生長期主要沉積在生長較快的幹骺端部分, 表現為密度增高的橫帶。 于成年人則不易顯示。

骨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主要指標。 人體的骨密度在達到峰值後, 會不可避免的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骨量丟失,

這樣骨密度就會下降, 骨骼強度就會變差, 但是如果青少年時期具有較高的骨密度峰值, 則可以對抗因年齡增長導致的骨量丟失, 對預防成年後的骨質疏鬆有很重要的意義。 所以在青春期結束之前, 盡可能多的保持骨量持續增長, 對骨密度峰值有決定性的意義。

由此可見, 骨密度偏高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 應該要引起重視, 儘快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