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乳糖不耐症

對於乳糖不耐症這種疾病, 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不沒有聽說過這種病。 但你們應該知道乳糖這種物質吧。 乳糖不耐症就是因為我們身體吸收的乳糖沒有得到充分的分解造成的, 所以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就需要我們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 提高乳糖的降解效果和自身吸收能力。

如果乳糖沒有得到充分的分解, 很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平時吃一些富含乳糖的食物時, 應該多吃一些有助消化的物質來幫助我們腸胃的吸收。

當未分解吸收的乳糖進入結腸後, 被腸道存在的細菌發酵成為小分子的有機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

並產生一些氣體如甲烷、H2、CO2等,這些產物大部分可被結腸重吸收, 新生兒小腸粘膜乳糖酶缺乏是主要病因, 部分人群因長期不攝入奶及乳製品也會造成。

2 症狀編輯本段 而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腹瀉等症狀,

有的人還會發生噯氣、噁心等。 這些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症狀個體差異很大。 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多於攝入一定量乳糖後30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

乳糖不耐症對嬰幼兒影響較大, 並會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 成人有時伴噁心反應。 不耐受症狀的多少和嚴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小腸內乳糖酶活性、攝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時攝入其它類食品等。

3 預防編輯本段 1.少量多次攝入乳製品。 即使乳糖酶缺乏個體, 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ml至240ml), 不會出現不耐受症狀。 限制一天中攝入乳糖總量, 一般乳糖限量為12克。 少量多次食用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

一次食用量不超過250ml為宜。 只要每次飲牛奶時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 就可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請注意, 嬰幼牛奶過敏患者請選擇羊奶或其他乳製品。

2.不宜空腹飲奶。 有乳糖不耐受者, 不宜清晨空腹飲奶。 在進食其它食物的同時飲用牛奶, 例如乳製品與肉類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時食用時, 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3.先用發酵乳(特別是優酪乳)代替鮮乳。 發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至30%被降解, 易於消化吸收。 食用優酪乳還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 食用也非常方便。

4.喝羊奶, 羊奶乳糖含量較牛奶低, 而且含有豐富的ATP(三磷酸腺苷)成份, 它可促進乳糖分解並轉化利用,

因此飲用後不易產生“乳糖不耐症”現象。 針對嬰兒的消化系統, 建議喝羊奶。 羊奶相對牛奶更養胃, 其富含的營養相對來說要超過牛奶.。

為了幫助大家瞭解更多關於乳糖不耐症的知識, 我們希望大家在平時多朋友進行交流彼此的經驗, 讓我們瞭解到更多的生活常識。 同時, 我們希望大家在沒事的時候多上網閱讀一些相關的醫學常識, 讓我們的醫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