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遊小常識
“五一”小長假, 很多人選擇舉家出遊。 但逐漸升溫的天氣和洶湧的人潮, 也為很多春季傳染病提供了傳播的機會。 “晴帶雨傘, 飽帶乾糧”, 出遊前, 不妨為家人準備一個實用的“保健包”, 帶上一些衛生消毒急救方面的常用藥品和器具, 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出遊築起一道健康防護牆。
管好嘴巴:帶個保溫杯, 備上黃連素
歌裡唱“我也可暢遊異國放心吃喝”, 去外地旅遊, 當地特色美食難以放過, 尤其是小吃、大排檔更以物美價廉吸引遊人。 宣武區紅十字協會急救指導老師專家建議, 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飯店吃飯。
“野菜只要處理得當, 一般不會有問題。 但要想嘗野味, 還是應慎重。 ”專家說, 因為野味中往往帶有一定的寄生蟲, 在加工處理過程中不一定能處理乾淨。 比如去京郊吃虹鱒魚, 虹鱒魚本身是冷水魚, 沒有問題, 但可能在運輸、加工處理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尤其是對於胃腸道功能比較差的人, 不建議吃生冷食品。 在“保健包”里加上治療腹瀉的黃連素。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健康影響評價室主任專家說, 出門在外儘量多喝溫開水, 可以隨身帶個能裝開水的保溫杯, 或者喝包裝完好的瓶裝水。 不要隨便去溝裡、河裡洗蔬果來吃, 更不要隨便挖地裡的野菜、野蘑菇吃。
防範過敏:脫敏藥和急性噴劑少不了
一直到6月之前, 過敏都是易發和高發病。 專家建議在保健包里加些抗過敏藥, 而對於開車出遊的過敏患者來說, 儘量在前一天晚上睡前服用, 這是因為脫敏藥裡有一定的鎮定作用, 如果開車前服用, 容易對行車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所以需要特別注意。
對於選擇京郊地區出遊的人來說, 由於北方地區浮塵天氣較多, 且經常多風, 很容易造成呼吸道過敏等問題, 如果外出遊玩遇到浮塵天氣, 應儘量減少外出, 畢竟戴著口罩爬山也比較煞風景。 有哮喘病史的人, 需要隨身攜帶一些抗過敏藥和急性噴劑藥物, 在發生喉頭水腫時用得上。
衛生消毒:酒精棉球瓶勝過消毒紙巾
登山踏青, 人多擁擠,
如果割傷、劃傷的是靜脈, 可用隨身保健包裡攜帶的繃帶加壓包紮, 在沒有繃帶的情況下, 可用乾淨的衣服或毛巾進行包紮。 在24小時內就近尋醫打破傷風針。 如果是動脈出血, 止血是首要緊急任務。 一定要用止血帶止血, 而不是布帶、鐵絲、繩子等止血。 如果是上肢動脈出血, 需要將止血帶紮在上臂的上1/3處, 如果是下肢動脈出血, 則需要紮在大腿根部止血。
扭傷骨折:繃帶作用大
專家說, 爬山時如果不小心出現腳扭傷,
老人:硝酸甘油防突發心臟病
在照顧同行的老人方面, 專家說, 隨身攜帶硝酸甘油, 可以防心梗、心絞痛、心臟病突發時應措不及。 包括一些治療心臟病的常用藥速效救心丸和擴張血管的丹參滴丸等強心藥。
孩子:帶些板藍根等抗病毒藥
病來如山倒, 小心被急性病毒撲倒, 尤其是隨行有兒童時。 專家建議帶些抗病毒藥, 如板藍根、利巴韋林等。 雖然抗病毒藥不能立即起作用, 但會有一定效果。 如果兒童在行程中發病, 建議立即就近送醫。 “常備藥、成人藥並不是簡單地切開二分之一、減少劑量就能給兒童服用。 必須謹遵醫囑。 ”專家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