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千金買下老來瘦埋隱患

本市每四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 在未來五年中, 全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將首次超過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 到2050年, 全世界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0億, 多於14歲以下兒童總數, 其中約80%的老齡人口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

上海正跑步邁入老齡化社會, 最新資料顯示, 2011年本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為82.51歲, 居全國最高水準。 截至2011年12月31日, 上海市戶籍總人口為1419.36萬人, 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47.76萬人, 占總人口的24.5%。 相當於每四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其老齡人口比重已遠高於全國13.7%老齡人口比重。 而據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等部門預測,

進入“十二五”後, 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還將快速增加。 2015年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或將超過430萬, 占戶籍總人口比例將近30%。 專家指出, 在老齡社會中, 越來越多的老人罹患慢性病, 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品質、生活品質, 實現健康老齡化, 已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

“千金難買老來瘦”是個誤區

專家指出, 人體衰老是自然現象, 要延緩衰老、增加生活完全自理的年限, 就需從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調適心態、按時體檢、科學睡眠、合理用藥、科學防病八個方面來努力, 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

現在老年人健康生活中存在三大誤區, 首要就是認為“千金難買老來瘦”, 其實這是個誤區。

中國人普遍認同“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個觀點,

但醫學界認為瘦並不代表健康。 在無器質性疾病的情況下, 老人的BMI值(體重除以身高平方)若低於18.5, 就要注意合理膳食、補充營養。 很多老年人為了保持“老來瘦”, 長年來不吃葷只吃素, 以為這樣的飲食才健康, 殊不知營養缺乏反而會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引發癌症等疾病。 專家表示, 近年來, 在高齡老人中, 腫瘤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這同現在大多數高齡老人營養偏乏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六成老人陷入“喝骨頭湯補鈣”誤區

在飲食方面, 專家指出, 老年人更容易走入誤區, 有六成老人盲目相信“喝骨頭湯補鈣”而陷入誤區。

喝骨頭湯能否補鈣?其實骨頭湯中含鈣量微乎其微。 國外有研究證實, 2公斤肉骨用2公斤水煮開,

測出肉湯中只含10毫克的鈣。 而且用肉湯補鈣, 還易使血脂升高。 專家認為, 老年人最好的補鈣方法還是吃乳製品, 容易消化, 如果不喝牛奶, 也可以吃點優酪乳來補充。

老人另一飲食方面誤區是“少吃大米多吃雜糧”。 其實雜糧含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 進食確實有益健康, 但雜糧也含有澱粉, 屬於碳水化合物, 一天進食不可超過半斤。 而大米富含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每天保持一定食量也是老年人必要的。

有的老人認為喝酒活血, 對防止動脈硬化有好處, 其實靠酒來擴張血管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而飲酒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弊大於利, 它可造成胃炎、脂肪肝、胰腺功能不全等。 老年人飲酒需適量謹慎。

合理用藥成老年人當務之急

在老齡社會中, 老年人群常患有多種慢性病, 如何合理用藥成老年人當務之急。 專家指出, 是藥三分毒, 即使是中藥, 也不可以隨意服用。 此外, 慢性病患者的服藥時間很有講究, 如降糖的藥物適合在吃飯的時候吃, 降脂的要在睡前吃, 降壓藥要在起床後空腹時服用。

專家表示, 老年人每年至少要有一次體檢, 可早期發現健康隱患。 老年人體檢中較易會遺漏的幾項檢查是:體檢時不僅要測空腹血糖, 還必須測餐後二小時血糖;內鏡的獨到功能是B超、CT、磁共振都力不能及的, 可發現早期病灶, 目前普及的無痛腸胃鏡操作時, 被檢者無任何痛苦, 而且胃鏡、腸鏡可一次完成;高血壓患者最好能做24小時動態血壓檢查。

長壽者多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由於疾病、衰老等原因, 現在老年人患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也呈上升趨勢。 專家表示, 家中的小輩要多關心老人的心理狀態, 及時疏導。 長壽老人多為心態平和, 知足常樂, 老年人如自覺有心理上的問題, 應及時就診治療。

老年人的體力恢復相對較慢, 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一天最好能有6-8小時的睡眠, 中午再小睡個半小時到一小時。 有些老人長期失眠, 又不按照醫生的指導服用安眠藥, 擔心有副作用, 結果適得其反。

最後, 專家表示, 只有科學防治疾病, 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好疾病, 並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防為主, 老年人才能安享晚年, 實現長壽並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