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天冷臉吹風 顏面神經麻痹流鱷魚淚

日前苗栗縣1名81歲老奶奶, 因臉部緊繃腫脹、眼睛和嘴巴無法正常閉合, 就醫檢查發現為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痹。 醫師提醒, 天氣冷、壓力大、臉吹風或病毒感染, 都可能誘發顏面神經麻痹, 民眾冬天外出應做好保暖工作, 且時時保持愉悅的心情, 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複健科醫師張筱君表示, 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痹是指急性發病之單側週邊性顏面神經麻痹, 導致的可能因素包含病毒感染、面部吹風著涼, 及自主神經不穩導致顏面神經血管收縮缺血, 造成顏面神經發炎。

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痹發病不分年齡

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痹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 但以20至40歲較常見, 通常為急性發病, 約數小時至1至3天內疾病特徵會漸趨明顯。 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輕度疼痛、表情肌肉癱瘓、額頭紋變淺或消失, 以及不能皺眉閉眼等。 另外, 患者的眼淚無法進入鼻淚管, 眼淚會從眼周流出, 就像是流眼淚一樣, 稱作鱷魚淚。

除此之外, 患者會有鼻唇溝變淺、嘴角下垂的現象, 露齒微笑時嘴角會歪斜, 而且因為嘴巴邊緣的口輪匝肌癱瘓, 進行嘴巴鼓氣, 或是吹口哨之動作時, 會有漏氣的狀況, 較為嚴重之患者, 因臉部頰肌癱瘓, 致使嘴巴無法輕鬆完成閉合動作, 故常會有流口水的情況。

預防顏面神經麻痹冬天外出要保暖

張筱君醫師表示, 藥物及複健治療有助於改善病症, 但神經修復速度比一般軟組織都慢, 且加上對於缺血、缺氧反應非常敏感, 因此建議發病初期接受高壓氧的治療, 可以快速降低腫脹發炎的壓迫, 提供更多氧氣給受損之神經, 提高顏面神經受損的恢復速度。

近日天氣寒冷, 又逢上班族忙工作和準備年貨的春節前夕, 張筱君醫師提醒, 在天氣寒冷外出時記得要穿戴溫暖, 並儘量放鬆心情, 維持規律且正確的生活作息, 減少面部吹風著涼和自律神經調節不良的情況, 可以減少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痹發生。 另外, 如果發現有任何相關症狀, 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