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脾虛濕困怎麼破?食療祛濕除春困

進入春季, 南方的雨水增多, 體內濕氣過重, 會讓人覺得困倦, 身體四肢沉重, 沒有食欲, 皮膚出現濕疹皮疹, 甚至出現腸胃炎。 膳食醫生指出, 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 肝氣旺盛, 肝勝脾(木克土), 脾失運化, 水濕內停。 加上春季陰雨綿綿, 外濕困阻脾陽, 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 人體就會感到疲乏、嗜睡。 所以, 脾虛濕困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春天吃什麼排濕解困?膳食醫生推薦如下祛濕食物:

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 適用於飲酒過度、濕熱鬱滯、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

紅豆:紅豆性平味甘酸, 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 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 可以利尿、除濕, 甚至起到美容的效用。

山藥: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 但是山藥可以補脾, 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 山藥可以炒著吃, 燉菜吃, 還可以做點心吃,

蒸熟蘸白糖也可以。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 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 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 而不要加上大米, 喝水吃豆子, 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 除此之外, 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 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 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 血液流向體表, 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 身體濕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 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濕, 一舉兩得。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 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之稱, 是頗受稱讚的藥膳食材。 香菇性味甘平, 歸肝經和胃經, 對於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

尤其是野生的香菇, 補氣祛濕的功效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