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秋季養陰有講究

秋季, 由熱轉寒, 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之相應改變。 因此,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 就是說, 秋季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

秋季, 一定要多吃些能滋陰潤燥的食物, 以防止燥邪傷害人體的陰液。 可供選擇的食物主要有:銀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等。 常食這些食物, 秋燥就不易傷人。

此外, 秋季飲食還要“少辛增酸”。 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 如蔥、薑、蒜、韭、薤、椒等;增酸是指適當多吃些酸味的水果, 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楊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中醫學認為, 秋天人之肺臟與秋氣相應, 即肺氣盛於秋, 少吃辛味可防肺氣太盛(辛味養肺)。 肺氣太盛可克肝木, 即損害肝臟功能。 中醫所說的金(肺屬金)克木(肝屬木)即為此理。

“秋凍”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健身方法。 所謂“秋凍”, 就是“秋不忙添衣”, 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 這樣可避免多穿衣身熱出汗, 陰津耗損, 陽氣外泄, 以順應秋天陰精內蓄, 陽氣內養的養生需要。

秋季, 隨著天氣轉冷, 機體血液迴圈變慢, 皮膚乾燥, 易出現細碎的皺紋, 尤其是眼睛周圍。 因此, 秋季更要注意皮膚的護理。 外敷可塗杏仁美容膏, 內服可用慈禧太后駐顏方:珍珠適量研磨成粉, 每次一小茶匙, 溫茶送服, 十日服一次。 有清熱養陰, 令皮膚柔滑光潤之效。

此外, 歷代養生家強調“面宜多擦”, 即按摩美容護膚很重要。

《黃帝內經》提出:“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意思是秋天氣候轉涼, 要早一點睡覺, 以順應陰精的收藏;還要早起, 以順應陽氣的舒長。

金秋是運動鍛煉的好時節。 但因人體生理活動處於“收”的階段, 陰精陽氣處在收斂內養狀態, 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即運動量不宜太大, 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 中醫學主張秋季多進行“靜功”鍛煉, 當然也要進行動功鍛煉, 如練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保健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