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寶寶出虛汗怎麼食療 推薦7道食療方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它具有調節人的體溫的作用, 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 出汗可散熱降溫、減少中暑。 寶寶出虛汗的原因大都是由於體質虛弱所致。

小兒出虛汗的食療方法

1、糯米蔥頭浴湯

抓一把糯米, 七、八個老蔥頭, 一點兒紅糖, 放在一個大鍋裡煮水, 等水放涼了, 去渣給寶寶洗澡。

出虛汗即自汗, 按中醫理論屬表虛, 多出現於年老體弱者, 或外感疾病解表發汗太過者, 嬰幼兒極少見。 且本方法療效存疑, 可嘗試。

2、太子參紅棗湯

太子參煲紅棗湯(可適當加冰糖), 多喝幾天。

兒童慎用補益劑。

3、小麥紅棗粥

取小麥、紅糖和紅棗各適量, 慢慢熬半小時左右, 如果小麥煮爛, 取湯給寶寶喝, 每日兩三次。

此方為養胃方, 胃好, 身體就強壯, 則汗自止。

4、麥棗糯米粥

用料:小麥60克, 紅棗15克, 糯米15克。

做法:將小麥、紅棗、糯米分別洗淨, 一起入鍋, 加水適量, 用大火燒開, 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 每日一次, 連服5~7天。

功效:補脾和胃、斂汗安神, 適用於身體虛弱, 治療出虛汗等症。

5、泥鰍湯

用料:泥鰍100克左右。

做法:泥鰍用溫水洗去粘液, 剖腹去腸洗淨, 用油煎至黃色, 加水一碗半, 煎30分鐘, 鹽調味, 一天內分次吃完。 (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 連吃3-5天。

功效:此方有補虛、暖脾胃、止虛汗之功效。

6、黑豆桂圓大棗湯

用料:黑豆30克, 桂圓肉10克, 紅棗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放砂鍋內, 加水適量, 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 一天內分2次服完, 連服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血、安神、健脾、補腎、益陰, 對出虛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症均有效。

7、豬腎山藥歸參湯

用料:豬腎1個, 山藥5克, 當歸5克, 黨參5克, 生薑1片, 鹽適量。

做法:將豬腎切片放入鍋內, 黨參、當歸入布袋後放入鍋內, 加水煮沸後加入生薑、鹽、小火煨至豬腎熟爛, 去藥袋, 再將山藥搗碎下入鍋中, 稍煮即成。

功效:益氣、補腎、養血, 適用于小兒虛汗伴夜間驚醒者。

精彩推薦:寶寶容易流汗?寶寶出虛汗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