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麼樣把脈看病
中醫診脈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脈搏處, 感知病人脈象的方法。 三部是指寸關尺三個部位, 九候是指醫生手指的輕、中、重力量, 這樣三三得九而稱“三部九侯”。
相傳西元前五世紀名醫扁鵲就開始採用脈診的方法來診察疾病, 古老的《內經》就記載了21種脈象, 中醫脈學經歷代的不斷發展, 已記載30餘種。 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脈診, 把它作為臨床診病、辨證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之一, 故常用來識病因、析病機、定病位、辨病性、測病勢之進退預後等, 尤其是在辨證候的真假、寒熱、虛實之時, 更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脈診是一種技藝, 《難經。 六十一難》雲:“望而知之謂之神, 聞而知之謂之聖, 問而知之謂之工, 切而知之謂之巧”。 《內經》謂:“善為脈者, 必以比類奇恒, 從容知之”。 然而, 《脈經》曰“脈理精微, 其體難辨。 弦緊浮芤, 輾轉相類。 在心易了, 指下難明”。 “即欲知病脈, 必先識常脈, 以常衡變, 以變識病, 初學之時常含混不清。 ”徐靈胎曾說:“微茫指下最難知, 各緒尋來悟治絲”, 他說脈診和治絲差不多, 必得其頭緒方能有條不紊。
脈為血府, 貫通周身, 五臟六腑的氣血都要通過血脈周流全身, 當機體受到內外因素刺激時, 必然影響到氣血的周流, 隨之脈搏發生變化, 醫者可以通過脈位的深淺, 搏動的快慢、強弱(有力無力)、節律, 脈的形態(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現,
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 一般是不浮不沉, 不大不小, 不強不弱, 不快不慢, 均勻和緩, 節律整齊, 又稱為平脈或緩脈。 平脈至數清楚, 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間四至五次, 相當於72~80次, 節律、強弱一致。 脈象受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生理的或暫時的變化, 也屬正常。 如年齡越小, 脈跳越快, 嬰兒脈急數, 每分鐘120~140次;五、六歲兒童常為一息六至, 每分鐘90~110次;青壯年體強, 脈多有力;年老人體弱, 脈來較弱;成年人女性較成年男性脈細弱而略快;瘦人脈較浮,
脈診是中醫辨證的一個重要依據, 但在臨診中也有脈證不符的特殊情況, 如陽證反見陰脈, 陰證反見陽脈。 同時, 一種脈象可見多種病證, 一種病證又可以出現多種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