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人體攝入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途徑主要靠食物,
1公斤水中所含水量的鈣抵不上一杯牛奶,
這句話似乎很有道理,
但仍然似是而非。
如果攝入的是指吃在胃裡,
這話是對的,
如果攝入的是指被人體所吸收,
這話不對了!正如目前一句流行的廣告詞:“補鈣,
關鍵在吸收”。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可以從食物中得到,
但食物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首先必須溶解于水,
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更何況有些微量元素只存在于水中,
食物中是沒有的。
因此,
食物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能代替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健康的水是有著嚴格的定義和標準的。
許多國家的專家越來越認可美國馬丁博士對世界各國飲水與健康的科研報告的分析。
他認為,
健康飲水應該是:水質未受污染,
pH值大於7.0,
略偏鹼性,
硬度每升170毫克左右,
水中溶解性總固體每升300毫克左右。
pH值是指酸鹼度,
硬度則是指鈣和鎂,
也包括鋅、銅、硒等的含量。
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提出了健康水的7條標準:不含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硬度適中;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含量適中;pH值呈微鹼性;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適中;水分子團小;水的生理功能強。
因此,
現代人不應只注重水的純淨而忽略了水的生理作用。
水僅僅純淨是不夠的,
純淨水不等於健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