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帕金森的早期癥狀

提起帕金森綜合征, 可能在很多年前我們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 現在我們也應該或多或少對此類疾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老年人步態不穩, 面部表情非常不自然, 他們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得了帕金森綜合征, 對于此類老人我們應該給與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并了解一下此類病癥的一些的原因以及癥狀。

帕金森綜合征是臨床上神經科醫生常用的診斷概念, 指各種原因(腦血管病、腦動脈硬化、感染、中毒、外傷、藥物以及遺傳變性等)造成的以運動遲緩為主的一組臨床癥候群, 主要表現為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不穩等

帕金森病的起病緩慢, 早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 且存在個體差異, 一般分以下四種情況:

1.靜止性震顫。 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 通常會出現單側手指搓丸樣運動, 其后會發展為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在靜止時出現不自主的有節律顫抖,

變換位置或運動時, 癥狀可減輕或停止。 震顫會隨情緒變化而加劇。

2.肌肉僵直。 早期多從單側肢體開始, 患者感覺關節僵硬及肌肉發緊。 影響到面肌時, 會出現表情呆板的“面具臉”;影響到軀干、四肢及膝關節屈曲的“三曲姿勢”。

3.行動遲緩。 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細動作變慢, 如系鞋帶、扣紐扣等動作比以前緩慢許多, 甚至無法順利完成。 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 筆跡彎曲, 越寫越小, 稱為“小寫癥”。 行走時起步困難, 一旦開步, 身體前傾, 步伐小而越走越快, 不能及時停步, 即“慌張步態”。 行進中, 患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減少以至消失;轉身困難, 以致要用連續數個小碎步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