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腸鏡檢查有息肉怎麼辦?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 很多人不得不拼命的賺錢, 長時間的飲食不規律和生活習慣的變化, 導致很多人身體出現了問題, 尤其是胃腸方面的疾病, 結腸息肉是很長的肛腸疾病, 形成的原因也多是由於經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但是一些遺傳因素也會形成結腸息肉, 如果腸鏡檢查有息肉怎麼辦?

腸鏡檢查有息肉可直接取出, 並且送檢病理科, 以確診是良性還是惡性,

腸息肉怎樣切除呢?

結腸鏡檢查是檢測結腸息肉和結腸癌最敏感、最直接有效的一項檢查。 簡單講, 腸鏡是一根細細的、柔軟靈活的、帶光的管子, 末端有個小鏡頭, 可以仔細檢查結直腸是否存在息肉或其他異常。 在檢查中若發現息肉, 醫生視息肉大小選擇切除方式, 如果息肉比較小, 醫生會用活檢鉗直接鉗除, 如果息肉比較大, 醫生會建議電刀切除, 或者建議住院擇期行腸鏡下息肉切除術。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 目前亦沒有藥物能夠使之消退, 如果不及時處理, 其可慢慢長大, 癌變幾率隨病變增大而升高。 炎性息肉相對安全, 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 也有發展成腺瘤的可能。 因此, 一般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時應該予以內鏡下微創切除,

切斷息肉癌變之路。 目前常見的內鏡下息肉切除術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術 (SS)、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EMR)、分次EMR(EPMR) 及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 等。

結腸息肉是怎麼形成的?

一、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結腸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關係,

尤其是經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經常吃醃製品食物等, 這些均是形成患上結腸息肉這個疾病的原因所在, 因此為了預防患上這個疾病, 大家在日常飲食上應該多吃清淡的食物。 二、遺傳因素:一般認為結腸息肉這個疾病的患病和發病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 從研究情況看遺傳機會男女是均等, 沒有什麼性別差異, 之所以男性患者居多, 是因為男性患者存在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 三、炎症刺激:腸粘膜長期被炎症刺激的話, 也是會引起腸粘膜息肉生成的, 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癒合後, 形成的疤痕逐漸收縮, 之後就會形成息肉狀。 另外就是慢性炎症刺激下, 使得腺體阻塞, 粘液儲留, 從而會發病。
四、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糞便粗渣、異物等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 還有就是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 均是形成息肉的原因所在。 結腸息肉臨床表現多無症狀, 多數在體檢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