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傳統手工豆腐的做法有哪些?

傳統的手工豆腐味道更加的純正, 所以確實想要吃得更加的養生健康, 而且有這個興趣愛好的話, 那麼自己同樣也可以動手去完成的, 而下文就具體介紹了傳統豆腐的製作步驟。

1、首先要洗豆腐包。 這裡要區分二種豆腐的做法:一是做幹豆腐, 二是做大豆腐。 幹豆腐的做法就要用長長的粗紗白布, 邊長要大約半米寬的, 長約幾十米。 大豆腐的做法也是用粗紗布, 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 把豆腐包洗淨後, 晾乾, 備用。

2、把黃豆浸在水裡, 大約要泡一個晚上, 泡脹變軟後, 上石磨盤裡磨成豆漿, 然後放在大鍋裡熬, 直到熬開, 停火。 這時, 黃豆裡的蛋白質糰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 形成了"膠體"溶液。 再然後就是過包, 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 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 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 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下面還要放一個大缸。

3、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 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 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 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裡。 到一定的程度, 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 將殘留的豆漿擠淨。 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 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4、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 必須點鹵。 點鹵用鹽鹵或石膏, 鹽鹵主要含氯化鎂, 石膏是硫酸鈣, 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糰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 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 將豆漿放在大缸裡稍微涼一下以後, 就開始點鹵了。 做豆腐的人將鹵水盛在一個小碗裡, 倒裡邊一點, 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 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 再放一點鹵水, 再攪一攪, 直到認為滿意為止。 這是做豆腐的較關鍵的手藝。

5、這時候, 把缸的蓋子蓋上, 等一會兒, 看到豆漿已經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了, 裡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 與清水相伴的時候, 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 就可以壓豆腐了。

6、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 用那種大豆腐包, 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 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裡, 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 豆腐花沉積在木框裡。 等到木框裡的豆腐花積滿了, 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 將豆腐花包住, 上面用木板壓好, 上邊再用石頭壓好。

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 揭開木板和豆腐包, 豆腐就做成了。 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 就是好吃的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