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蒿煮水的功效與作用

黃蒿屬於一種野生草本植物, 它可以用來做成藥材, 它是屬於艾蒿的一個品種, 所以它的作用和功效與艾蒿大致相同, 喝了用黃蒿煮的水可以清熱去火, 治療風寒感冒。 除了對感冒有一定的藥效之外, 黃蒿煮水還能夠起到很好的抗菌殺毒作用。 下面就來看看黃蒿煮水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麼?

1、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風熱感冒多見於夏秋季, 外感風熱所致。 中醫認為, 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2、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 秋冬發生較多。 其症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 亦可採用食療, 不但祛病, 而且保健。 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 加強體育鍛煉, 提高免疫力, 也可提前打預防針。

3、最主要的區別從症狀上來看應該是風寒感冒會有明顯的流鼻涕, 咳嗽, 感覺冷等, 風熱感冒則是有汗, 鼻涕泛黃, 噁心等。

1.抗瘧作用:黃花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對鼠瘧、猴瘧和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 體內試驗表明, 黃花蒿素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有殺滅作用,

而對紅細胞外期和紅細胞前期無效。 黃花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蟲成熟的作用。 蒿甲醚乳劑的抗瘧效果優於還原黃花蒿素琥珀酸鈉水劑, 是治療兇險型瘧疾的理想劑型。 黃花蒿琥酯2.5、5、10、15mg/kg, 2次/天, 連續3天, 皮膚外搽, 治療猴瘧均有不同程度療效。 5、10mg/kg, 2次/天, 連續10天, 皮膚外搽即可使猴瘧轉陰。 加入適量促透氮酮, 可提高抗瘧作用。 脫羰黃花蒿素和碳雜脫羰黃花蒿素對小鼠體內的伯氏瘧原蟲K173株的ED50和ED90分別為12.6mg/kg和25.8mg/kg。 體外試驗表明, 黃花蒿素可明顯抑制惡性瘧原蟲無性體的生長, 有直接殺傷作用。 黃花蒿素、蒿甲醚和氯喹對惡性瘧原蟲的IC50分別為75.2, 29.4.和43.2nmol/L。 黃花蒿素酯鈉對惡性瘧原蟲6個分離株(包括抗氯喹株)有抑制作用。

2.抗菌作用:黃花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結核稈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黃花蒿揮發油在0.25%濃度時, 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抑菌作用, 在1%濃度時, 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殺菌作用。

黃花蒿素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黃花蒿酯鈉對金葡萄、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卡他球菌, 甲型和乙型副傷寒稈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黃花蒿中的穀甾醇和豆甾醇亦有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