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病冬防 “三九天灸”來幫忙

三九天灸, 是以冬至這一天為“初九”, 隔九天為“二九”, 再隔九天為“三九”。 在這段時間內, 以辛溫藥物敷貼在一些特定的穴位上, 以補益肺氣、健脾溫腎。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補, 兩者相互配合, 相得益彰, 從而使機體陰陽平衡, 強身防病。

天灸這麼火熱, 真的有效嗎?

據39健康網與新快報聯合調查3021位元市民顯示, 94.74%的被調查者都表示天灸確實有療效, 僅5.26%的被調查都表示沒有療效。 天灸療法至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千年來, 通過人們的不斷總結和改善, 天灸的療效已得到認可。 目前的研究資料證實其對哮喘和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有確切療效。

三伏灸之後還要三九灸嗎?

“夏養三伏, 冬補三九, 冬夏共治, 陰陽調衡, 療效相得益彰”, 這是三九天灸的理論。 在三九天將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在穴位或患處, 從而達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 三九天灸是對三伏天灸療效的補充和鞏固, 前者是冬病冬防, 後者是冬病夏治, 均是扶陽補虛療法。

三九天灸適合哪些人群?

三九天灸適用人群很廣, 它能夠治療下列幾類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腹瀉、慢性胃腸炎、胃痛、厭食等;運動系統疾病:頸肩腰腿痛、肌肉疲勞等;免疫系統疾病: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天灸對兒童反復長期咳嗽,

反復呼吸道感染, 虛寒體質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對老人的疼痛性疾病, 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也有良好的療效。

天灸治療之後會出現不良反應嗎?

如果貼藥時間過長, 偶爾會出現水泡, 此時應保護創面, 避免用手抓, 致皮膚破裂而感染。 天灸治療後皮膚局部出現發紅、發癢、脫皮或者起水泡症狀, 均屬正常現象, 可在家中搽皮炎平來治療, 如果水泡較大, 應到醫院進行處理。 另外, 貼藥後要注意休息, 慎防風寒。

三九天灸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

天灸期間要戒食易化膿的食物, 如芋頭、牛肉、花生等, 以及戒食魚、蝦等易致敏食物, 如果出現皮膚過敏者, 可搽抗過敏藥膏, 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貼藥時要注意少吃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忌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忌辛辣食物;忌煙酒。

錯過一九, 可以從二九開始貼敷嗎?

三九天灸分為為一九、二九、三九。 三次連續貼敷, 每隔九天, 貼藥一次。 有的市民如果錯過了一九後仍想敷貼, 可在二九進行敷貼, 因為這個時節天氣仍然寒冷, 堅持敷貼, 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天灸是通過有刺激性的中藥作用於人體穴位表面, 調理臟腑, 疏通經絡, 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並非一朝一夕便能立竿見影, 需堅持3--5年的天灸治療, 才能更有效地增強免疫功能, 減輕消化道、呼吸道及關節痛等疾病。

哪些人群不適合做三九天炙?

三九天灸並非人人都適合, 以下三類人不可進行天灸治療。

1.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者及瘢痕體質者不適宜做天灸。

2.肺結核咳血、支氣管擴張咯血、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等也不適宜做天灸。

3.孕婦、感冒發熱者也不適宜做天灸。

天灸施治既簡單又可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為下一年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但需要堅持治療,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有病就要治, 無病也需防。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 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閱讀: 多運動勤通風提高禦寒能力天氣驟冷, 給心臟病人提個醒有了這個, 預防凍瘡不再難冬季要警惕這些疾病來襲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