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緩解眩暈症的小妙招

生活中經常會聽說很多人都有眩暈的毛病, 這就是因為身體比較虛弱所造成的, 眩暈症主要表現為感到頭暈, 有時會噁心甚至嘔吐。 這都是由於眩暈所引起的, 因為眩暈會讓大腦的神經紊亂, 從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的感覺, 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眩暈症呢, 中醫治療眩暈症有很不錯的效果。

眩暈症的中醫治療

眩暈症, 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 甚至噁心、嘔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要注意的一點是, 眩暈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變, 它是一種症狀, 並不是一個疾病。 主要分為兩種即: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 眩暈症的危害正是由於症狀在作祟, 患者一般會出現反復發作性眩暈、伴有耳聾、耳鳴、耳悶, 也會伴有複聽、噁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等症狀。

國醫學認為, 眩暈可由風、痰、濕、虛引起, 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我們在臨床上治療時, 根據患者眩暈的類型可對其進行辨證施治:

一、風火上擾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因患者平素陽盛火旺或虛陽上亢, 或因惱怒鬱悶, 氣鬱化火, 耗傷肝陰, 引起風陽內動、風火上擾而發病。

1、臨床表現:頭暈漲痛,

煩躁易怒, 面赤耳鳴, 多夢少寐, 口幹口苦, 舌紅苔黃, 脈弦數。

2、治療原則:治療此種類型的眩暈宜清火息風、平肝潛陽, 可選用《雜病證治新義》方, 天麻眩暈湯。

3、方藥組成:天麻, 鉤藤, 郁金, 生地, 元參, 梔子, 黃芩, 草決明, 石決明, 川牛膝, 杜仲, 夜交藤, 玉竹, 遠志, 夏枯草, 龍膽草, 甘草6, 水煎服。 天麻片、鉤藤丸口服。

二、痰濁中阻型眩暈:此種類型的眩暈多由於患者飲食不節, 損傷脾胃, 脾失健運, 使水穀運化失常, 濕聚而生痰, 痰阻中焦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發病。

1、臨床表現:頭暈頭重, 胸膈滿悶, 噁心嘔吐, 不思飲食, 肢體沉重, 舌苔白膩, 脈濡滑。

2、治療原則:此種類型的眩暈宜祛痰化濕, 可選用《醫學心悟》方, 半夏眩暈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