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健脾祛濕的中成藥介紹

在我們周圍, 你可以經常看到一種現象, 就是有些人老是出現飲食減少, 腹瀉, 食欲不振等症狀, 這就有可能是脾濕引起的, 可能有不少人會有脾濕有症狀而不自知, 當然精神疲乏, 口乾舌燥, 手腳冰冷等也是脾濕的一些症狀,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有哪些中成藥可助你“健脾祛濕”。

1、歸脾丸:益氣健脾, 養血安神。

2.木香順氣丸:行氣化濕, 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健脾作用, 臨床用於脾胃虛寒, 脘腹冷痛, 嘔吐泄瀉, 手足不溫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開胃。 用於脾胃虛弱, 脘腹脹滿, 食少便溏。

5參苓白術丸:補脾胃, 益肺氣。 用於脾胃虛弱, 食少便溏, 氣短咳嗽, 肢倦乏力。

“健脾祛濕”脾主運化, 喜燥惡濕, 若為濕所困, 則運化失常, 表現為大便稀溏, 腹滿腹漲, 不思飲食, 噯腐吞酸等, 其病機為濕邪困脾, 故要健脾祛濕。

脾虛濕困時, 應健脾去濕, 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

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濕困的最好途徑。 溫補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蓮子、茨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

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 要注意保暖, 不要受涼, 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下面介紹幾款去濕良方:

食療法白鯽魚煲湯用油將魚兩面煎黃, 用開水猛火煲湯, 煮成白色乳狀。 然後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薑10克, 稍滾三分鐘。

鯽魚性甘平, 補而不燥, 健脾去濕, 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 中醫認為此方補脾胃甚好。 田艾煲鯽魚田艾30克, 鯽魚50克, 生薑10克, 煲湯飲用。 此方不僅健脾去濕, 還可以預防蠶豆病。

砂仁苡米淮山粥砂仁5克, 苡米30克, 淮山30克,

大米100克, 煲粥食用。 此方可健脾祛濕。

淮山薏米蓮子粥淮山、薏米各30克, 蓮子肉15克, 大棗10枚, 小米60克, 淘洗乾淨後與小米共煮成粥, 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

健脾益氣, 適用於脾胃虛弱, 食少納差, 肢體無力。 藥療法如果春季得了胃腸型感冒, 感覺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爛、脘腹脹滿、舌苔厚膩, 可服藿香正氣丸或者藿香正氣水。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者, 出現胃口不好、大便稀溏, 感覺困倦, 可服參苓白術散調補脾胃。

外洗去濕醒脾法用生薑100克、陳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 可以暖脾胃、去濕、解困, 如覺得煩瑣, 可以用此水泡腳。

其實想要健脾祛濕的人不僅要健脾, 更重要的是要養胃養肝, 所以平時我們在飲食當中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理, 正因為健脾和養胃分不開,

所以在健脾的同時, 我們也要注意養胃, 除了以上的一些脾濕的藥物調理及飲食調理方外, 建議我們平時要注意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 如小米粥之類的, 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