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硫酸羥氯喹片是什麼藥

硫酸羥氯喹片是常見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青少年慢性關節炎的藥物, 另外他對於系統性紅斑狼瘡, 對於因為陽光引發的皮膚病變, 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在使用硫酸羥氯喹片的時候, 要瞭解一些注意事項, 避免用藥不當造成不良的反應, 另外要注意用法用量, 兒童應該用最小的有效劑量。

適應症

類風濕關節炎, 青少年慢性關節炎, 盤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以及由陽光引發或加劇的皮膚病變。

用法用量

成年人(包括老年人)首次劑量為每日400mg, 分次服用。 當療效不再進一步改善時, 劑量可減至200mg維持。 如果治療反應有所減弱, 維持劑量應增加至每日400mg。 應使用最小有效劑量, 不應超過6.5mg/kg/日(自理想體重而非實際體重算得)或400mg/日, 甚至更小量。 兒童應使用最小有效劑量, 不應超過6.5mg/kg/日(根據理想體重算得)或400mg/日, 甚至更小量。 年齡低於6歲的兒童禁用, 200mg片劑不適合用於體重低於35kg的兒童。

每次服藥應同時進食或飲用牛奶。 羥氯喹具有累積作用, 需要幾周才能發揮它有益的作用, 而輕微的不良反應可能發生相對較早。 如果風濕性疾病治療6個月沒有改善, 應終止治療。 在光敏感疾病時, 治療應僅在最大程度暴露於日光下給予。

不良反應

1、視網膜變化:可發生視網膜色素沉著變化和視野缺損, 罕有報導。 早期停用本品後這些病變是可逆的。 如果進一步發展, 即使停用本品後仍有加重的危險。 報告有黃斑病變和黃斑變性的病例, 並且可能為不可逆。 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早期可能沒有症狀, 或者伴有旁中心或中心環形暗點, 暫時性的盲點, 顳側視野缺損和異常色覺。 角膜的變化:有角膜變化的報導包括角膜水腫和渾濁, 可以無自覺症狀或可引起諸如光暈、視力模糊或畏光。 這些症狀可能是暫時的或停藥後會逆轉。 由於調節功能異常導致的視力模糊是劑量依賴的, 也可能是可逆的。

2、皮膚影響有時可發生皮疹:瘙癢症, 皮膚粘膜色素變化、頭髮變白和脫髮也有報導發生, 這些症狀通常停藥後容易恢復。 有大皰疹包括非常罕見的多形性紅斑和Steven-Johnson綜合症、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喝系統症狀的藥疹(DRESS綜合征)、光敏感和剝脫性皮炎的報導。 非常罕見的急性泛發性發疹性膿皰病(AGEP)病例,
須與銀屑病進行區別, 雖然羥氯喹可能促進銀屑病的發作。 發熱和白細胞過多症可能與羥氯喹有關。 停藥後通常結果好轉。 3、胃腸道影響可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 例如噁心、腹瀉、厭食、腹痛和罕見的嘔吐。 在減小劑量或停止治療後, 這些症狀通常會立刻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