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魚有什麼好處或壞處

減肥期的人們會選擇吃一些白肉, 所謂的白肉就是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肉類, 例如雞肉、魚肉。 魚的種類非常的多, 吃法也各不相同, 有些魚適合紅燒, 有些魚清蒸比較好吃, 有些魚可以做成壽司。 有些女生非常喜歡吃魚, 經常吃魚有什麼好處或壞處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一、吃魚有什麼好處

1、孕婦吃魚好處多。 醫學研究表明, 如果婦女在孕期每週都吃魚的話, 未來嬰兒患上濕疹的幾率會下降43%。

所以孕婦一定要多吃魚哦。

2、吃魚降血脂效果好。 經常吃魚可降低血脂。 醫學實驗證明, 在相同的血脂水準情況下, 一段時間後吃魚的人較不經常吃魚的人能持續降低血脂水準, 兩者血脂含量相差40%。

3、吃魚易於消化。 魚肉很容易被體內消化和吸收, 魚肉中蛋白質的結構鬆軟、肌肉纖維結構比較短、水分含量較高, 吸收利用率可高達96%。

4、吃魚會使人變聰明。 魚體內含有豐富的DHA,

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腦部、視網膜和神經中, DHA不僅能維持人的視網膜的正常功能, 而且有利於人的智力系統的發育。 因此, 多吃魚會使人變得聰明哦。

5、吃魚有助於人體發育。 魚肉中富含蛋白質, 每500克魚中所含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600克雞蛋或850克豬肉中蛋白質的含量。 而豐富蛋白質是人生命的載體, 具有均衡營養、調節體內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可以有效的幫助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育。 這也是生病或身體有傷口的時候, 我們吃魚的原因之一, 因為魚肉也可以幫助傷口復原及癒合。

6、常吃魚可以降低膽固醇。 魚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飽和脂肪酸, 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而消化吸收後的脂肪酸在血液中可以與血膽固醇相結合, 把膽固醇從血管中帶走, 從而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有利於身體健康。

二、六類人不適合吃魚

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 吃魚有益健康, 但有幾種人不適合吃魚。

1、不孕症患者:研究表明, 男子過量吃魚, 往往會削弱生育能力。

因為, 魚體內汞含量高於水中汞含量。 當汞進入人體後, 可直接與血液中的紅細胞結合, 妨礙生殖細胞的功能。 所以, 魚味雖美, 不孕症患者還是不要吃魚的好。

2、痛風:魚、蝦、貝類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 所以, 痛風患者應禁食沙丁魚、鳳尾魚、蝦類、魚子、貝類、蟹黃等, 以免引發痛風急性發作。

3、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血小板減少和維生素K缺乏者, 應少吃或不吃魚。 因為魚肉中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物質, 容易使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不止或加重出血症狀。

4、肝硬化晚期患者:有肝功能障礙, 肝臟生成凝血因數減少, 往往有出血傾向, 少吃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 鯉魚、比目魚可適當食用。

5、結核病病人服用異煙肼: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 輕者噁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 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 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6、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吃魚更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