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黑骨走馬的功效與作用

黑骨走馬為我國著名的傳統常用中藥材, 應用歷史悠久。 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黑骨走馬吧。

【別名】 黑骨梢、山蘿蔔。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茶茱萸科植物粗絲木的根。

【原形態】 粗絲木 灌木或小喬木, 高2-10m。 樹皮灰色, 嫩枝綠色, 當年生枝被短柔毛, 以後變無毛。 葉互生, 葉柄長0.5-1.5cm, 初被短柔毛;葉紙質, 狹披針形、長橢圓形或闊橢圓形, 長6-15cm, 寬2-6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全緣, 兩面無毛或幼時下面被淡黃色短柔毛, 上面深綠, 下面稍淡, 中脈在背面顯著隆起, 側脈約6-8對, 網脈不明顯。 雌雄異株, 聚傘花序與葉對生, 有時腋生, 長2-4cm, 密被黃白色柔毛,

具花序柄, 花梗長0.2-0.5cm;雄花黃白色或白綠色, 5數, 長約5mm, 花冠鐘形、長3-4mm, 花瓣裂片近三角形, 長約為花冠的1/3, 向內捲曲, 外面無毛;雄蕊4-5, 花絲長於花冠;雌花黃白色, 長約5mm, 花萼微5裂, 長不到5mm;花冠鐘形, 長約0.5mm, 花瓣裂片長三角形, 先端內彎;雌花中不發育的雄蕊與子房等長, 子房圓柱狀, 無毛或有時被毛, 柱頭小, 5裂稍下延於子房上。 核果橢圓形, 長約1.2-2.5cm, 徑0.5-1.2cm, 成熟時白色, 漿果狀, 幹後有明顯縱棱, 果柄略被短柔毛。 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2200m的疏、密林下、石灰岩山林內及路旁灌叢、林緣、箐溝邊。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濕熱;解熱毒。 主濕熱吐瀉;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研粉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雖然黑骨走馬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

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 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 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