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氣候潮濕多變 注意飲食調養祛濕
立夏以後哦氣溫高是最顯著的氣候特徵, 因地域、幹濕環境的不同, 會產生炎熱乾燥或者濕熱多雨的。 夏季天氣炎熱, 恰逢雨季天氣變化無常毫無規律可言, 因此相對來說氣候相對要潮濕一些, 而且容易悶熱影響人們的心情容易煩躁, 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

高溫與悶濕並存, 開空調後, 室內外溫差極大, 極易導致感冒、發燒、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病症。 那麼, 多雨天氣該如何進行防病保健呢?讓我們從衣、食、住、行等幾個方面一一瞭解。
一、穿衣宜選透氣性佳質地
女性儘量不要穿超短裙, 以防膝蓋受寒導致風濕病。 衣物宜選擇質地輕柔、乾爽、透氣性佳的面料。
研究顯示, 亞麻衣物能調整人的經脈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鎮靜作用。 由於亞麻的纖維是中空的, 富含氧氣, 使厭氧菌無法生存, 抗菌性能良好, 是很好的適合多雨季節穿著的面料。

二、飲食調養祛濕防病
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黴菌生長, 因而極易誘發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飲食應清淡、多樣化, 多食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 並適當食用薑、蔥、蒜、醋, 既能殺菌防病, 又能健脾開胃, 可多食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南瓜等食物, 同時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 同時, 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 如薏仁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等作用;絲瓜、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 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體內濕氣。

三、住處注意通風有助防病
夏季本身空氣潮濕, 加上雨水增多, 室內空氣潮濕。 一些家庭在使用空調後, 不注意通風除濕, 導致室內濕氣過重, 久而久之可能誘發風濕疾病。
相對乾燥的環境無論對人體還是食物都更有利, 因此夏季無論是否下雨,
四、外出需注意閃避雷暴危險
多雨天氣人的情緒易焦躁壓抑, 如天氣狀況稍好, 可外出運動以改善調節情緒, 避免誘發抑鬱症、焦躁症等心理疾病。 外出時遇到暴雨, 要儘量避免涉水淋雨, 如遭遇雷暴天氣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杆較近的地方避雨, 應遠離樹木、桅杆及水面, 尋找低窪地帶雙腳併攏採取蹲坐姿勢, 儘量降低身體的高度;
2、在空曠場地也不要將金屬骨架的雨傘扛在肩上;
3、雷雨天氣時不宜使用、接觸電器設備;不要太靠近高大建築物外牆(一般要保持3米以上距離);
4、回避湖泊、池塘等有水的地方以及孤立的茅草棚、茅屋、涼亭等易受雷擊的建築, 最大限度避免雷擊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