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的頭部兩條白色
大家都知道蝦的背部有一條黑色的蝦線, 這個部位我們是不吃的。 而蝦的頭部也有兩條白線, 其實那不是什麼寄生蟲, 而是輸精管, 這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蛋白質含量還挺高, 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吃蝦頭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魚蝦裡面是由寄生蟲的, 但是經過合理地烹飪手段是可以避免的。
白線真的是寄生蟲嗎
實際上, 這樣的謠言在幾年前就出現過, 這次的視頻只不過是謠言的升級版罷了。 其實, 蝦頭的白線並不是寄生蟲, 而是公蝦的生殖腺——輸精管, 未成熟的輸精管無色透明, 成熟的公蝦為乳白色。 此時正是蝦的繁殖季節, 公蝦裡含有輸精管就不足為奇了, 蝦的生殖腺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完全可以食用。
這類寄生蟲叫肝吸蟲, 視頻裡的蝦應為南美對蝦, 實際上, 目前尚未在南美對蝦裡發現過肝吸蟲, 而且肝吸蟲在魚蝦肉裡寄生時, 肉眼根本看不到,
活蝦會有哪些寄生蟲
活的魚蝦確實可能含有寄生蟲, 如肝吸蟲、肺吸蟲、圓管吸蟲等, 不過存在感染概率的問題, 不可能個個都有寄生蟲, 比如淡水魚蝦感染肝吸蟲的概率相對較高,
有寄生蟲的魚蝦到底還能不能吃
魚蝦類營養價值較高, 富含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素, 脂肪含量較低且主要為DHA等不飽和脂肪酸, 對人具有多種生理作用。 魚蝦類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 特別適合兒童、老年人食用, 且富含多種氨基酸, 味道鮮美, 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道絕味美食。
雖然魚蝦裡可能有寄生蟲, 但經過合理的烹飪, 完全可以規避風險, 吃貨們可以愉快地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食。
首先, 儘量選擇新鮮的魚蝦。
魚蝦類富含蛋白質與各種氨基酸, 不僅人類喜歡, 魚蝦也是腐敗菌等細菌的最愛, 且魚蝦類表面本身細菌含量較多, 特別適宜細菌的生長繁殖, 新鮮的魚蝦更能保證食用安全與營養價值。
其次, 一定要把蝦做熟了再食用。
經過充分加熱後, 細菌、病毒完全被殺死, 各種寄生蟲更不在話下, 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有人喜歡生食魚片, 以為加點醋、芥末可殺死寄生蟲, 這種自我安慰的做法還是免了, 我們胃內的胃酸酸度可比醋酸厲害多了, 都無法殺死細菌、寄生蟲, 你就可以想像醋能不能殺死它們了。
另外, 還要注意生熟分開。 烹飪刀具、容器、案板等餐具應生熟分開, 加工完魚蝦, 尤其是淡水魚蝦的餐具應及時清洗乾淨, 以免引起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