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專家糾正口腔健康護理三大誤區

誤區一:牙痛才去看醫生

專家介紹, 人們經常是牙痛了才想起去看醫生, 缺乏終生維護和治未病的觀念。 專家介紹, 國外兩歲半的孩子牙齒長齊了以後, 就開始做維護, 四歲以後就開始做定期的系統維護。 專家也強調, 口腔問題最重要的是治未病, 定期檢查是最重要的, 牙齦最開始出現問題時, 通過一兩個星期的科學刷牙就可以基本解決, 而如果發展到病變的階段, 治療起來會更麻煩, 而且費用不菲。

誤區二:重視齲齒, 忽視牙周病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標準是:“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

無出血現象”, 按該標準, 齲齒只是四個標準之一, 而“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 無出血現象”兩個標準則指向牙齒的“土壤環境”牙周的健康。 但在許多人眼中, 一提到“愛牙”, 就是指預防蟲牙。

專家介紹, 牙周炎可以影響心臟、肺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功能, 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概率遠遠高於牙周健康人群。

專家介紹, 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 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牙周組織發炎, 破壞牙周纖維, 牙齒鬆動甚至自行脫落。

誤區三:根據廣告選牙膏

一項關於公眾口腔觀念認知程度的調查顯示, 90%的受訪者回答說主要根據廣告選牙膏。 專家認為, 既然日常保健對於防治嚴重口腔疾患至關重要,

那麼, 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口腔健康需求選購口腔清潔用品, 不要過度依賴廣告。 據瞭解, 目前市場上的牙膏產品品種繁多, 除了具有清潔口腔的基本功能以外, 很多產品還加入了特定的功能配方, 如雲南白藥牙膏加入了雲南白藥活性因數成分;冷酸靈、中華等品牌的牙膏加入了清熱祛火的中草藥配方……然而, 如果選錯了牙膏, 則可能貽誤了預防的時機, 比如, 多數以防蛀功能的產品對於預防牙周、牙齦炎基本不起作用, 消費者需仔細辨別, 避免受到廣告的誤導。 此外, 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 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也能夠有效預防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