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上對癲癇的分析
癲病有多種發作類型,
其中大發作占小兒癲癇的一半,
具有突然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抽後嗜睡等特徵,
屬中醫“癇證”範疇,
俗稱“羊癲風”;而小運動型發作、嬰兒痙攣症、限局性運動發作等,
因有抽搐、強直等症狀,
因此也可歸屬中醫“輔證”範疇內;植物(自主)神經性發作中,
以發作性腹痛為主症的,
可歸屬中醫“內釣”的範圍,
以週期性嘔吐為主症的,
則歸於中醫“嘔吐”範疇。
一 病因病理
小兒癲癇病因複雜,
先天多因胎中受驚、孕期失養及遺傳缺陷等;後天可因頭顱產傷、顱傷瘀積、溫邪犯心、蟲居腦竅、藥物損腦、顱內瘤生等,
總之, 本病的發生多為內外因素, 導致風痰上湧, 邪阻心竅, 內亂神明, 外閉經絡所致。 其病位在心、肝、脾、腎四髒。 因痰有聚散, 風有動靜, 故發作無常。 久發不愈, 氣血受損, 脾腎虛虧, 故休止期當以扶正補虛。
二 診斷要點
1.或有癲癇家族史。
2.典型的發作為全身肌肉痙攣, 意識喪失, 兩眼上翻, 或口吐白沫, 約數分鐘後發作停止, 進人嗜睡, 神態疲倦。 也可呈限局性發作, 常見身體局部陣發性痙攣。 出生後2歲內嬰兒, 可出現全身性肌陣攣發作, 點頭, 彎腰, 舉手, 屈腿或伸腿, 短暫意識喪失, 屬嬰兒痙攣症, 是一種特殊類型癲痛, 男孩多於女孩, 常有明顯的智慧落後。
3.腦電圖檢查出現癲癇波型, 如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等。 頭顱X線片和CT掃描可發現某些原發疾病, 如腦腫瘤、腦寄生蟲病、腦發育畸形等。
處方舉例:
黃芪10克 太子參15克 白術10克 茯神10克 鉤藤10克(後下)蟬衣6克 燈心草2克 紮牡蠣30克(先煎)僵蠶10克 甘草6克
3.脾腎虛虧治則:培補脾腎。
主方:補天大造丸加減。
加減:神疲納呆, 加黃精10克、佛手10克;智力不健, 加益智仁10克、石菖蒲10克;汗多者, 加牡蠣30克(先煎)、碧桃幹10克。
主方分析:補天大造九是培腎補氣填精的要方。
方中紫河車補腎填精, 黃芪補益元氣, 人參、白術、茯苓、山藥益氣健脾, 鹿角、杞子補益肝腎, 當歸、熟地黃、白芍、龜版滋養陰血, 棗仁、遠志養血安神。
處方舉例:
黨參10克 當歸10克 生熟地各10克 山藥10克 山萸肉10克 補骨脂10克 鹿角10克(先煎)龜版15克(先煎)紫河車粉3克(吞)牡蠣30克(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