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刺的功效與作用
兩面刺是非常有營養的珍貴藥材, 經常吃兩面刺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食用兩面刺呢, 食用兩面刺對於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 我們需要懂得一些兩面刺的專業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 白馬刺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兩面刺的全草。
【原形態】 兩面刺 多年生草本, 高30-100cm。 莖直立, 分枝, 全部莖枝被稠密的多細胞長節毛及短糙毛兼被稀疏蛛絲毛, 上部及接近頭狀花序下部的蛛絲毛稠密, 絨毛狀。 中下部莖葉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 羽狀半裂、淺裂或幾全裂,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及林緣。
【性狀】 性狀鑒別:根呈紡錘形,簇生於根莖上,長約20cm,直徑0.6-2cm。 外皮黃色,略有皺紋。 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略呈粉質。 氣特異,味苦微甜。 以粗壯、無鬚根及蘆頭者為佳。
【化學成份】 根含5-羥甲基-2-呋喃甲醛(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5-甲氧基甲基-2-呋喃甲醛(5-meth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雞腳刺醛(circisumaldehyde)和雞腳刺甙(cirsiumoside)。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痢疾;胃痛;吐血;吃力血;月經過多;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於中藥兩面刺的詳細介紹, 我們知道兩面刺的功效與作用很多, 對身體極有好處。 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的病症就不妨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