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泡腳也講究對癥 七類人群不宜

自己在家泡泡腳, 不僅可以節省去“洗腳城”的時間, 我們了解到自己身體的情況, 都能夠自己結合醫師的建議配好中藥方, 然后“對癥下藥”地泡腳。

泡腳治失眠

睡眠煩惱是很痛苦的事情, 不僅白天無精打采, 還會導致身體狀況下降, 推薦一個泡腳的方式, 有助提高睡眠質量。 加入鵝卵石磨腳可提高足浴的效果, 促進人體脈絡貫通, 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 更好地改善睡眠。

泡腳盆里加入鵝卵石, 能起到類似針灸的作用。 睡前泡泡腳, 失眠沒煩惱。

泡腳有助于血液循環

秋冬許多人會感覺到手腳冰冷,

其實是血液循環不暢通的關系, 用熱水泡腳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 可以舒緩疲勞, 改善睡眠。 另外, 在中醫理論中, 泡腳還有益于其他全身性的疾病, 比如說風濕、關節炎、感冒等常見疾病, 只要堅持每天泡腳, 可以起到減緩癥狀的保健作用。

中藥泡腳等于吃藥

皮膚是人體的器官之一, 有屏障和吸收、分泌與排泄、體溫調節、感覺、呼吸等作用。 由于它本身就能夠吸收藥物, 如借助熱水, 則更利于藥效在人體發揮作用。

腳是人體經脈會聚處之一, 分布于腳部的經絡穴位多達60多個。 通過中藥浸泡, 刺激這些穴位, 就可以調節經絡、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 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故有人說“天天泡足,

等于吃藥”。

中藥足浴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 泡腳可以減輕疲勞, 改善血液循環, 促進新陳代謝, 去除污垢, 使身心舒暢、精神爽快。 加入中藥的泡腳不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的強滲透能力, 充分吸收中藥成分, 疏通筋骨關節, 改善體內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環, 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 但有些人是不適宜泡腳的。

不適合做足浴的七類人群

1、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婦女, 因為中藥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 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2、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 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 在進行足底按摩時, 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

3、腎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壞死等各種危重病人, 由于病情很不穩定, 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應, 使病情復雜化。

4、一些急性的傳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癥的患者, 如外傷、骨折、燒傷、穿孔、大出血等, 因為可能會貽誤治療最佳時機。

5、正處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

6、飯前后1小時內進行足浴的人。 由于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 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 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即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 對消化不利;飯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 影響消化。

7、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