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萵筍變紅還能吃嗎?萵筍變成紅色怎麼回事

萵筍變紅還能吃嗎?

可以吃

買回來的萵筍放了一會發現變紅了, 那麼變色的萵筍究竟能不能吃?萵筍削皮放置氧化會產生變色反應,

這種情況下萵筍還是可以食用的, 不過在口感方面通常沒有新鮮的好吃, 所以需要稍微處理一下, 如果放置時間不太長的話, 可以用水再洗一遍, 刮洗掉紅色部分, 炒制或者燉煮都是可以的, 變紅其實和蘋果、土豆在空氣中氧化變紅是一個道理, 口味雖然會變差一點, 但是削掉外層變色部分, 裡面仍然可以放心吃的。

萵筍變成紅色怎麼回事?

削皮後的萵筍如果暴露在空氣中, 萵筍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和氧發生反應產生會產生能讓植物變色的鄰醌, 如果再進一步氧化, 就會聚合而成褐色素和黑色素, 萵筍就會變成褐色或者黑色, 這樣的萵筍最好就不要再吃了。

建議對即將保存的萵苣用保鮮袋或者保鮮膜封存保存, 這樣效果會比直接放置在冰箱中要好很多, 水分也不會流失太多, 如果是削皮、削絲、切片後的萵筍, 需要在熱水中淖一淖再放入冰箱保存, 這樣雖然會損失一些營養, 但口感卻能保持良好, 如果未經處理的萵筍變紅不嚴重, 而且放置時間不長的話用水洗洗,

控幹水分, 加點鹽放點香油, 醃制一下做成個鹹菜, 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萵筍怎麼保存?

萵筍去皮後, 用保險袋密封, 放入冰箱冷藏室。

萵筍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特別在葉中更高。 每500克鮮萵筍葉中, 含蛋白質10克, 脂肪2.5克, 碳水化合物16.5克,

鈣190毫克, 磷185毫克, 鐵5.5毫克, 胡蘿蔔素10.7毫克, 維生素B20.6毫克, 維生素C75毫克等。 但在莖中含量就低得多, 每500克萵筍莖, 含蛋白質僅1.5克, 脂肪僅0.2克, 碳水化合物僅4.7克, 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的含量甚微。

萵筍含鉀量較高, 有利於促進排尿, 減少對心房的壓力, 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 含有少量的碘元素, 它對人的基礎代謝, 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劃都有重大影響。 因此萵筍具有鎮靜作用, 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 幫助睡眠。 不同於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 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 能改善消化系統和肝臟功能。 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促進食欲, 有助於抵禦風濕性疾病和痛風。

2017-04-11萵筍的葉子是油麥菜嗎 萵筍和油麥菜的區別 2017-04-11萵筍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萵筍怎麼做好吃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