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寶寶上吐下瀉的緩解方法

寶寶就是年齡最小的孩子, 健康情況就是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了。 但是越是小的孩子越容易發生疾病問題。 比如在飲食不當的時候, 就會容易引起胃腸疾病, 因為孩子的抵抗力薄弱, 免疫力也比較差。 所以一定要關注孩子的任何舉動, 一旦發生疾病, 能夠注意治療。 那麼寶寶上吐下瀉的緩解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一:藥物治療

寶寶拉肚子並且伴有嘔吐症狀, 是比較嚴重的情況, 可能是患有腸炎、痢疾等疾病, 通常需要到醫院進行血常規和大便常規檢查才能確診。 確診後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菌、止瀉的藥物進行治療。 不可否認, 藥物治療比任何方法都要快速、有效。

方法二:飲食治療

1、

脫脂奶

脫脂奶中的脂肪含量微乎其微, 更加容易消化, 適用於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患兒。 做法:將牛奶煮沸, 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 再煮沸餘乳, 再冷卻後去脂肪膜,

如此反復3次即可。

2、焦米湯

米湯容易消化, 而且具有較好的健脾和胃的作用, 且焦米湯中的炭化結構則具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因此寶寶拉肚子嘔吐時還可以嘗試焦米湯止瀉。

做法:

(1)取適量大米, 淘洗乾淨後瀝幹水分, 晾乾備用。

(2)把鐵鍋洗淨, 小火預熱, 把米倒進鍋裡不停地翻炒, 必要時可以把鍋拿起來輕晃也有助於米均勻受熱。

(3)把米炒到焦黃時, 離火, 炒好的米是裂口的。

(4)然後把米放進湯鍋或者奶鍋裡, 差不多鋪滿了鍋底, 倒水至4/5左右處, 開大火煮沸, 然後小火熬煮半小時左右。

(5)最後關火, 等米粥放溫後, 撈出表面的米油放在碗裡

3、蒸蘋果 蒸蘋果中含有大量有機酸如鞣酸、凝酸等成分, 具有很好的收斂作用, 並且蘋果中的果膠、纖維素有吸收細菌、毒素和腸道內過多水分的作用,

能夠達到止瀉的作用, 適合拉肚子的寶寶在嘔吐症狀不太嚴重時喝。

做法:

(1)、將蘋果洗淨, 去皮, 切成黃豆大小的碎丁, 加入涼開水適量。

(2)、放上籠蒸20-30分鐘, 待稍涼後, 將蒸蘋果壓爛即可。 4、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 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適合上吐下瀉的寶寶喝。

做法:

(1)、將胡蘿蔔洗淨, 切成丁。

(2)、加水煮爛後去渣取汁。

(3)、然後加小米和水煮成湯(按500克胡蘿蔔、20克小米、1000毫升水的比例), 最後煮沸即可。

(4)、每天讓寶寶喝2-3次, 每次100-150毫升, 輕度腹瀉1-2天即可止瀉, 中度腹瀉2-3天即可止瀉。

小貼士 :除了脫脂奶是6個月內拉肚子的寶寶可以吃的, 焦米湯、蒸蘋果、胡蘿蔔湯都只能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才能吃。 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很多東西都不能消化, 需等到6個月後才能開始添加輔食。

方法三:推拿治療

1、揉中脘2-3分鐘 位置:在上腹部, 臍上4寸, 即胸骨下端劍突與臍連線的重點,

簡單說是胃中部。

操作方法:用指端或掌根揉約2-5分鐘。

2、逆時針摩腹2-3分鐘 位置:肚臍周圍。 操作方法:以肚臍為圓心, 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指端逆時針方向在寶寶的肚子上緩緩轉圈。

3、揉天樞2-3分鐘 位置:肚臍旁開2寸。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臍旁開2寸的天樞。

4、分推腹陰陽300次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中脘。 操作方法:從中脘往兩邊有弧度地推, 或自中脘至臍平推。

5、工字擦背 位置:整個背部。 操作方法:擦熱脊柱、督脈及兩側膀胱經, 其中對應前方脾胃和大腸處的脊背位置要作為重點, 需要加長按摩時間。

6、按揉足三裡 位置:在小腿外側, 犢鼻下3寸, 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腿部兩側的足三裡。

方法四:艾灸治療

艾灸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 嘔吐, 呃逆, 反胃, 腹痛, 腹脹, 泄瀉, 痢疾, 疳疾, 黃疸, 水腫。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盒, 也可以家長手持艾條給孩子熏灸。 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寶寶身上灸, 手持艾灸則需距離寶寶皮膚3釐米左右, 避免燙傷, 灸5-10分鐘。

艾灸神闕 位置:在臍中部, 臍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 繞臍腹痛, 脫肛, 五淋, 婦人血冷不受胎, 中風脫證等。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天樞 位置:在肚臍兩側三指寬處(約2寸), 與肚臍齊平。

功效:主治胃腸病證, 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患。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兩側天樞穴均需要灸。

艾灸關元 位置:在下腹部, 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功效: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大腸俞 位置: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細菌性痢疾,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等。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盒,也可以家長手持艾條給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寶寶身上灸,手持艾灸則需距離寶寶皮膚3釐米左右,避免燙傷,灸10分鐘左右。

艾灸關元俞 位置:在腰部,當第5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主治腰痛,腹脹,泄瀉,痢疾,遺尿,消渴及膀胱炎等。艾灸方法:同大腸俞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足三裡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艾灸方法:同大腸俞艾灸方法一致。

方法五:熱敷治療

1、

熱水袋熱敷作用:當寶寶是由於著涼、飲食不節等原因導致的拉肚子嘔吐,使用熱水袋熱敷寶寶腹部能夠減輕寶寶腹痛、拉肚子的症狀。

怎麼做:

(1)將溫熱的水灌入熱水袋中,擰緊蓋子。

(2)使用幹的毛巾或者舊衣服包裹住熱水袋,注意要完全包住,避免熱水袋直接接觸寶寶皮膚引起燙傷。

(3)將包好的熱水袋放在寶寶腹部,熱敷30分鐘左右,注意中間一定要有人時刻看護。

2、貼肚臍貼 作用:肚臍貼有健脾溫中、散寒止瀉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小兒泄瀉、腹痛等症。

怎麼做: (1).將肚臍貼揭開膠紙,注意不要把中間的黑色藥物弄碎了,也最好不要用手接觸中間的藥物。

(2).然後將肚臍貼貼在寶寶肚臍上,原則上24小時換一次,但如果寶寶的皮膚感到不舒服了,或者腹瀉、嘔吐症狀好轉了,都可以揭掉肚臍貼。

(3).使用肚臍貼後,家長還可以打圈按摩寶寶的腹部,緩解拉肚子引起的腹痛。

注意:如果寶寶肚臍處如果存在傷口、破潰則不能使用肚臍貼;在使用肚臍貼後如果發現寶寶肚臍有瘙癢、紅腫有皮疹的情況,那麼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功效: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大腸俞 位置: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細菌性痢疾,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等。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盒,也可以家長手持艾條給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寶寶身上灸,手持艾灸則需距離寶寶皮膚3釐米左右,避免燙傷,灸10分鐘左右。

艾灸關元俞 位置:在腰部,當第5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主治腰痛,腹脹,泄瀉,痢疾,遺尿,消渴及膀胱炎等。艾灸方法:同大腸俞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足三裡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艾灸方法:同大腸俞艾灸方法一致。

方法五:熱敷治療

1、

熱水袋熱敷作用:當寶寶是由於著涼、飲食不節等原因導致的拉肚子嘔吐,使用熱水袋熱敷寶寶腹部能夠減輕寶寶腹痛、拉肚子的症狀。

怎麼做:

(1)將溫熱的水灌入熱水袋中,擰緊蓋子。

(2)使用幹的毛巾或者舊衣服包裹住熱水袋,注意要完全包住,避免熱水袋直接接觸寶寶皮膚引起燙傷。

(3)將包好的熱水袋放在寶寶腹部,熱敷30分鐘左右,注意中間一定要有人時刻看護。

2、貼肚臍貼 作用:肚臍貼有健脾溫中、散寒止瀉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小兒泄瀉、腹痛等症。

怎麼做: (1).將肚臍貼揭開膠紙,注意不要把中間的黑色藥物弄碎了,也最好不要用手接觸中間的藥物。

(2).然後將肚臍貼貼在寶寶肚臍上,原則上24小時換一次,但如果寶寶的皮膚感到不舒服了,或者腹瀉、嘔吐症狀好轉了,都可以揭掉肚臍貼。

(3).使用肚臍貼後,家長還可以打圈按摩寶寶的腹部,緩解拉肚子引起的腹痛。

注意:如果寶寶肚臍處如果存在傷口、破潰則不能使用肚臍貼;在使用肚臍貼後如果發現寶寶肚臍有瘙癢、紅腫有皮疹的情況,那麼應該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