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有什麼作用呢
黃芪, 我們都知道它是中藥藥材, 而是補氣的藥材。 古人不僅善用黃芪治療疾病, 而且善用黃芪補益身體。 黃芪不僅是醫療中的常用中藥, 而且也是經濟實惠的滋補品和調味品, 可用於煲肉等, 那黃芪具體有什麼功效呢?又如何使用呢?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
黃芪亦名戴糝、戴椹、百本、箭芪、百藥綿、二人抬等。 相傳古時有一位善良的老人, 姓戴名糝, 善針灸術, 為人厚道, 待人謙和, 一生樂於救助他人, 後因救墜崖兒童而獻身。
老人形瘦, 面肌淡黃, 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 老人去世後, 人們為紀念他, 便將老人墓旁生長的一種味甜, 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 並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 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
黃芪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古代寫作黃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 “耆, 長也。 黃耆色黃, 為補藥之長, 故名。
臨床應用時習慣分為生用、蜜炙、麩皮拌炒3種, 其藥效各有不同, 生黃芪多用於固表、托瘡、利水等 蜜炙黃芪多用於補中益氣 炒黃芪多用於益氣健脾。
中醫認為, 黃芪能補一身之氣, 兼有升陽, 固表止汗, 排膿生肌, 利水消腫, 安胎益血的作用。 對於貧血、浮腫、體虛多汗、胎動不安、子宮脫垂、氣血兩虧、陰虛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療效。 單取黃芪泡水飲用, 可治身體困倦, 無力, 氣短。
胡適先生中年以後, 漸感疲憊不堪, 力不從心, 便常用黃芪泡水代茶飲用。 特別是在講課之前, 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 以致精力倍增, 講起話來聲如洪鐘, 滔滔不絕。
民間常用黃芪煨大棗,
需要明確的是, 雖然黃芪是一味很好的強壯補益藥, 一般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但它是一種溫補性藥物, 所以凡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症者, 不宜服用黃芪。 如患有肺結核病的人, 不宜單獨服用黃芪。 還有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