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造血幹細胞分化

治療白血病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便是移植造血幹細胞, 主要是因為造血幹細胞具有造血功能, 可以幫助人體重新構造造血和免疫功能, 很多白血病患者都是因為這樣才獲得新生的。 那麼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幾種細胞呢?本文針對造血幹細胞分化方面的問題做下簡單闡述, 希望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

1、造血幹細胞分化成哪幾種細胞

造血幹細胞長期可以自我再生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幹細胞,是一個異質性的群體,具有造血幹細胞需要根據機體的生理需求適時的補充血液系統各個成熟細胞組分。 同時在損傷、炎症等應激狀態下,造血幹細胞也扮演著調節和維持體內血液系統各個細胞組分的生理平衡的角色。

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成骨髓幹細胞、淋巴系幹細胞和多能定向幹細胞。 骨髓幹細胞含有紅細胞、巨核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的集落(粒、單核系細胞)。

淋巴系幹細胞是T和B細胞的共同祖先細胞。 單能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向特定細胞系分化能力的幹細胞,也稱為祖細胞(progenitor)。 如進行體內移植不能形成脾集落,但在一定造血因數的存在下,可在體外培養並形成細胞集落,含有成熟子代細胞。

2、造血幹細胞的來源

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外周血、臍帶血。 其中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相比較前兩者來說,採集更方便,同時來源豐富,是一種寶貴的生命資源。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用於臨床治療已20多年了,臨床上明確可重建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治療多種疾病。 而且自存臍帶血在自體移植上有著更好的治療效果。 自存臍帶血在使用上,無需配型,隨用隨取。

因為是自存自用並無排斥反應,治療成功率高。 同時一般自存臍帶血會附送醫療保險,在贏得治療時間的同時,還減輕了經濟上的壓力。

3、多少造血幹細胞能救人

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約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人體對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 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準。 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分類

1、造血幹細胞移植有多種分類方法。 造血幹細胞來自於自身或他人,分別成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和異體(又稱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中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又按照供者與患者有無血緣關係分為:血緣關係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和無血緣關係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即無關移植);按移植物種類分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2、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時造血幹細胞來源於自身,所以不會發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併發症少,且無供者來源限制,移植相關死亡率低,移植後生活品質好,但因為缺乏移植物抗腫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殘留的腫瘤細胞,故復發率高。

3、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時造血幹細胞來源於正常供者,無腫瘤細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腫瘤效應,故復發率低,長期無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為治癒率)高,適應證廣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癒方法,但供者來源受限,易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併發症多,導致移植相關的死亡率高,患者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長期生存者生活品質可能較差。

造血幹細胞的作用

1、造血幹細胞有兩個重要特徵,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複製能力,可分化成所有類型的血細胞。 造血幹細胞採用不對稱的分裂方式: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 其中一個細胞仍然保持幹細胞的一切生物特性,從而保持身體內幹細胞數量相對穩定,這就是幹細胞自我更新。 而另一個則進一步增殖分化為各類血細胞、前體細胞和成熟血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執行各自任務,直至衰老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停地進行著的。

2、造血幹細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 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迴圈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3、應用骨髓移植來治療血液系統疾病,通過把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受者體內,以重建受者的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

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迴圈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3、應用骨髓移植來治療血液系統疾病,通過把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受者體內,以重建受者的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