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這種東西就不能再吃了,當心
天氣雖然熱爆, 其實已經進入“立秋”, 多數人都對立秋“無感”, 照樣吃冰、吹冷氣、吃西瓜…。 但是, 等到9月、10月天氣轉涼後, 便陸續出現腹瀉、咳嗽、變肥胖、疲倦等情況。 中醫師提醒, 立秋俗話叫“貼秋膘”, 飲食有3大要點, 關鍵在於補脾、祛脾濕, 讓人體補氣、補能量。
涼風起, 立秋天地陽氣已漸收, 飲食重點需及時調整
不論身體感受氣溫如何, 事實上, 節氣確實已經進入秋天了。 所謂:“一宿秋風不覺涼”, 大地之氣已經轉換了, 天地陽氣已經漸收, “涼風起”正是立秋帶來的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 《黃帝內經》提到:“秋傷於濕, 冬必咳嗽”, 即是提醒立秋後不要再濕寒的飲食了, 避免傷害脾, 因為“脾濕則生痰濕, 容易導致咳嗽”。 不妨趁現在開始調整飲食, 以下3大重點要牢記, 才能兼顧補氣、補能量, 不容易生病。
【立秋飲食調整3要點】
1.秋不食瓜:這裡所指的“瓜”即西瓜, 西瓜屬於寒涼性水果類, 有“天然白虎湯”之稱, 白虎湯是中醫著名瀉熱古方, 由此可見, 立秋後開始儘量少吃西瓜, 小心傷害脾, 進而引發秋季的慢性腹瀉。
2.吃當季酸味水果:包括桃子、葡蔔, 可護肝養血。 葡蔔具有補氣血、強筋骨、益肝陰、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煩解渴的效果。
3.多吃肉補蛋白質:立秋俗話叫“貼秋膘”,
【十全大補酒糟雞】
做法:
整只柴雞切塊, 加少許鹽醃半小時入味。 放油鍋炸熟撈出。
二者合一補上加補 五臟都補
為什麼說是十全大補呢?因為雞肉和醪糟, 都是大補的食物。 雞肉既能補氣, 又能補精, 還能補腦, 病後吃有利於身體恢復, 產婦吃能補氣血, 小孩吃能增長智力。 黑色的烏骨雞還有補腎的功效。 而普通的家雞肉則特別養胃, 虛寒胃病的人最宜多吃。
至於醪糟是米之精華, 能補肺之虛寒, 能補肝血不足, 還能補腎虛, 調理虛勞泄瀉、腰疼及男性疾病。 二者合用, 補上加補, 基本上把五臟都給補到了, 所以這道菜號稱“十全大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