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覺得自己生活品質下降,
很大的一個方面的原因是覺得什麼都不能吃了,
很多患者都有這方面的煩惱。
對此,
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的副主任李焱博士直言,
這其實是個很大的誤區。
以前總認為一旦得了糖尿病,
就很多東西都不能吃。
曾經有過一個極端的事例,
病人為了避免自己的血糖升高,
那麼早餐吃紅豆,
中午吃黃豆,
晚上吃黑豆,
一天到晚就以豆類為食。
因為豆類裡面含有的糖分比較少,
相對來說,
跟米飯比較還是少一些的,
這樣吸收起來就比較緩慢,
餐後血糖升高不是那麼明顯,
但是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首先,
糖尿病不是靠餓來解決問題的。
糖尿病為什麼會血糖高?那是因為機體運用不了葡萄糖,
但是並不意味著糖分機體就已經夠了,
就像很多汽油在那裡,
但是你的車的發動機壞了,
你的油沒有進到這個汽車裡面,
你根本用不了。
那你不能說因為油多了而用不了,
你不能用其他的方法來減少它的供應,
而是應該把油充分利用起來,
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
糖尿病病人絕大多數食物都是可以吃的,
比如西瓜、雪梨,
但很多病人都認為這些非常甜的東西不能吃。
其實,
碳水化合物,
比如米飯,
你說吃起來甜不甜?不甜,
但是裡面含的澱粉量是很多的。
香蕉也是,
香蕉跟西瓜比,
哪個甜呢?可能有人認為西瓜比較甜,
但是其實香蕉裡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西瓜要大的多。
所以,
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
大多數食物都能吃。
當然,
有的人有個很不好的習慣,
就是喝糖水,
尤其是飯後吃甜品,
吃糖水。
像這種方式就不應提倡,
正常人吃多了也容易發胖,
尤其吃飽了再喝糖水。
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基本上都可以吃,
關鍵是吃多少。
吃多少就是每一餐的總量要適當地控制,
根據病人的情況、體重以及職業活動程度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