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電腦一族當心滑鼠手騷擾

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需要頻繁的使用到電腦,這使得“滑鼠手”等腕管綜合征成為一種日趨增多的文明病,還可見于教師、文字抄寫員、零件裝配工等人群中。此外,在開車族中,若持續開車時間過久、握方向盤方法不當等也可能造成手腕受傷。這些都應該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及早防範。

“滑鼠手”是一種腕管綜合征,有的人每天持續2小時到6小時手持電腦滑鼠工作或玩電腦遊戲的人,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腕部損傷。如果在操作電腦時感覺手掌麻木、食指在拖動滑鼠時容易抽筋,腕關節腫脹、手部動作不靈活甚至無力,就有可能已經受到了腕管綜合征的侵擾。

對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

手臂不要懸空

操作者的腕部與桌面應儘量保持在0度,這時就可以使得腕部處於自然平伸狀態,操作者也會感覺最舒服,腕部症狀的發生率也最低。因此,使用滑鼠時,手臂不要懸空,儘量以減輕手腕的壓力。

操作多用臂力 移動滑鼠時不要用腕力而儘量靠臂力做,減少手腕受力,並且不要過於用力敲打鍵盤及滑鼠的按鍵。

座椅高度適中

使用電腦時,鍵盤和滑鼠的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這樣有利於減少操作電腦時對腰背、頸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損傷。另外,最好選用弧度大、接觸面寬的滑鼠,這樣有助於力的分散。

定時起身活動

儘量避免上肢長時間處於固定、機械而頻繁活動的工作狀態。若握著滑鼠,每工作一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肢體,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

其中,女性是腕管綜合征的最大受害者,發病幾率往往比男性高,這主要因為一般女性的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容易受到壓迫。所以各位MM們在使用電腦時更要注意,以避免“滑鼠手”的困擾。

對於“滑鼠手”,目前還沒有好的治療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網友們要加強警惕,平時注意多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