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健康飲水5大誤區你知道嗎?
人體的70%是由水分構成的,每天需要飲用大量的水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正確的飲水方式是身體健康的保證,若飲水不健康,不但起不到養生保健的作用,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掌握一定的健康飲水知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大家說說日常飲水的5大誤區。
1、喝水是為了解渴
這是對飲水的最大誤解,感覺口渴時是身體缺水發出的信號。很多人都是口渴時才一次性補充大量的水分,這樣的做法確實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但是會給腎臟代謝帶來負擔。健康的飲水應該是勤喝水,少量多喝。
2、用飲料代替飲水
很多年輕人覺得平常喝的飲用水平淡無味,口渴了就喝飲料。但是飲料為了追求口感,大都含有糖,還添加香精和色素,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欲,影響消化和吸收。而且過量飲用碳酸性飲料,其中含有咖啡因,作為一種利尿劑會導致排尿過多,出現人體脫水現象。
3、喝水就喝純凈水
很多人認為飲用水越純越好,其實不然。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體內微量元素的缺失,免疫力下降。人體內呈弱堿性,而純凈水呈弱酸性,短期飲用沒有什么弊端顯現,但是長期飲用會擾亂體內酸堿平衡。
4、喝煮沸的自來水
大家都會認為煮沸的涼白開是最健康的飲用水,雖然自來水從水廠出來經過嚴格過濾、消毒,但是城鎮供水系統很多都是老舊的金屬水管,自來水從水廠出來到你家里已經經過了金屬污染。煮沸僅能殺死自來水中的細菌,卻除不去一些金屬物質和雜質。
5、飯前飲水助消化
有的人喜歡在吃飯前喝一杯水,認為這樣可以潤腸道,為進食做準備。其實在飯前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并且飲水會一時占據胃容量,導致食欲下降,而飯后又很快有饑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