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制品
乳制品的種類是比較多的,有酸奶、牛奶以及奶粉等,每一種奶制品都是含有比較多蛋白質的,是可以很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乳制品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當做食物的配菜,所以我們可以了解了解乳制品的做法。對于乳制品的種類區分,我們可以了解這篇文章介紹的內容。
乳制品包括液體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脫脂乳粉、部分脫脂乳粉、調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等)。
第一類是液體乳類。主要包括殺菌奶、滅菌奶、酸奶等。
第二類是乳粉類。包括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調味乳粉、嬰幼兒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
第三類是煉乳類。
第四類是乳脂肪類。包括打蛋糕用的稀奶油、常見的配面包吃的奶油等。
第五類是干酪類。
第六類是乳冰淇淋類。
第七類是其他乳制品類。主要包括干酪素、乳糖、奶片等。
乳制品中蛋白質含量大約為 3.0%-3.5%,其中酪蛋白占 80%。酪蛋白是一種含磷鈣的結合蛋白,擁有人體全部 8 種必需氨基酸,并且構成比例與人類所需的最適氨基酸比例極為相似,即使每日攝入量只占總蛋白的 10%,也可極大程度上強化膳食營養,是植物性蛋白的極好補充。
巴氏乳 or 滅菌乳?
乳制品按殺菌方法主要分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巴氏殺菌乳是經巴氏殺菌處理的低溫液奶產品。此方法由 19 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創,是一種冷殺菌法,可基本保持生乳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無損,但是不能100%地殺死所有微生物。所以,傳統巴氏殺菌乳需低溫冷藏儲存,保質期一般為 2 到 15 天。目前的采用的巴氏殺菌方法,主要分低溫長時處理(LTLT)和高溫短時處理(HTST)兩種。低溫長時處理為傳統殺菌方法,保持生乳 62-65℃ 30 分鐘,此過程可抑制大部分生長型致病菌。而高溫短時處理普遍采用 75-90℃保持 15 秒。滅菌乳是經 137-145℃ 4-15 秒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UHT)制成的液奶產品,經滅菌后的生鮮乳達到商業無菌標準,無需冷藏。常溫下保質期可達 6 個月以上。經過UHT處理的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糖分會誘發“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使牛奶發生褐變。這也使得牛奶嘗起來比巴氏奶要甜的多。
牛奶中主要主要應養成份為蛋白質和鈣,受高溫影響不大,損失較大的為熱敏型維生素。但是威懾素的攝入一般靠水果和蔬菜。所以綜合來看雖然巴氏乳在營養程度上略高于滅菌乳,但差距不明顯。
國際上常溫奶消費占比較高的一般為緯度較低地區,巴氏奶運輸及保鮮成本大。而緯度較高地區想北歐等巴氏奶消費占比較高。并不存在因為營養價值的原因常溫奶市場占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