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樹豆的功效與用途
槐樹豆這種東西的藥用價值是比較高的,可以清熱瀉火以及涼血止血,還可以治療脾胃虛寒以及頭暈等癥狀,但是不能給孕婦以及孩子服用。槐樹豆我們食用的時候,需要將它用小火進行翻炒,然后在加入蜜水,然后放冷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槐樹豆的藥用價值以及作用有哪些。
槐角的功效:
槐角又叫槐實、槐子、槐豆、天豆、槐連豆,槐角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槐角主治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目赤。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慎服槐角。
別名:槐實、槐子、槐豆、天豆、槐連豆
蜜槐角:先取槐角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鼓起,噴入蜜水,再炒至外皮光亮、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槐角100斤,用煉熱蜂蜜5斤)槐角炭:將凈槐角置鍋內,文火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內呈老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性味:寒;苦。
歸經:歸肝、大腸經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目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或嫩角搗汁。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研末摻或油調敷。
槐角的作用:
槐角茶甘醇可口,回味悠長,此茶有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膽固醇,疏風熱,潤大腸,涼血通便之功效。心胸煩悶,目赤流淚,暈眩欲倒,痔瘡出血者常飲此茶頗有益處。尤其對降三脂,預防和治療痔瘡有極好療效。
清熱,潤肝,涼血,止血。治腸風瀉血,痔血,崩漏,血淋,血痢,心胸煩悶,風眩欲倒,陰瘡濕癢。清心、肺、脾、肝、大腸之火。治心腹熱痛。潤肝養血。治疳,疔,血痢,崩血;其角中核子,補腦,殺蟲。
1、槐角治小便尿血:槐角子三錢,車前、茯苓、木通各二錢,甘草七分。水煎服。(《楊氏簡易方》)
2、槐角治婦人崩淋下血:槐角子八兩(酒洗,炒),丹參四兩(醋拌,炒),香附二兩(童便浸,炒)。共為末,飴糖為丸,梧子大。每早雕五錢,米湯下。(《陳氏產寶》)
3、槐角治五種腸風瀉血(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后有血名內痔,大腸不收名脫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舉痔,頭上有孔名瘺,并皆治之):槐角(去枝梗炒)一斤,地榆、當歸(酒浸一宿,焙)、防風(去蘆)、黃芩。枳殼(去穰,麩炒)各半斤。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坎下,不拘時候。(《局方》槐角丸)
4、槐角治燙傷:槐角子燒存性,用麻油調敷患處。
5、槐角治血淋并婦人崩漏不止:槐子(炒黃),管仲(炒黃)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五錢,用釅醋一鐘煎,滾三、五沸,去渣溫服。( 《良朋匯集》槐子散)
6、槐角治陰疝腫縮:槐子(炒)一兩。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服。(《圣濟總錄》槐子丸)
7、槐角治赤痢毒血:槐角子四兩(酒洗,炒),白芍藥二兩(醋炒),木香五錢(焙)。共為末。每早服二錢,白湯調下。( 《本草匯言》 )
8、槐角治吐血、咯血、嘔血、唾血,或鼻衄、齒衄、舌衄、耳衄:槐角子八兩,麥門冬(去心)五兩。用凈水五十大碗,煎汁十五碗,慢火熬膏。每早午晚各服三大匙,白湯下。(《本草匯言》)
9、槐角治脫肛:槐花;槐角。上二味等分,炒香黃,為細末。用羊血蘸藥,炙熟食之,以酒送下,或以豬膘去皮,蘸藥炙服。( 《百一選方》 )
10、槐角治眼熱目睹:槐子、黃連(去須)各二兩。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溫漿水下二十丸,夜臨臥再服。(《圣惠方》明目槐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