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腸鹽和肉的比例
香腸在做的時候并非很復雜,大部分人們都是會做這道美食,但是每個人所做出來的味道卻是大不相同,主要就是因為自己鹽和肉的比例沒有搭配好,使得自己做出來的口感太淡,或者是太咸,這些都是會使得香腸味道變得不那么正宗,另外豬肉的選擇上面也是非常關鍵,這樣才會讓肉質更好吃。
香腸的主要原料:豬肉(肥瘦比例有:3比7)為農家自喂養的瘦肉型豬的后臀肉(土豬肉,決不喂飼料,激素類食品的豬豬)。
輔料為辣椒面、花椒粉、優質白酒、 白糖、精鹽、腸衣等。
也可以根據食用習慣加入佐料蒸、炒、烤即可。
原汁原味:將香腸用淘米水泡一下洗凈后蒸或者煮熟,待冷卻后斜切成片,不用放任何佐料,真正的原汁原味滿口溢香。讓你嘗了以后還想買,一定會成會你招待親朋好友、與人分享的美味!這種慢熏而成的臘味制品的味道最正宗,算是地道的土家臘味。
1:將去皮豬肉用溫水洗凈,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灌里。
2:依照個人的口味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由于瘦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
3: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堿清洗,但鹽和堿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后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銹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凈,直到掛至好像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里外沖洗,沖洗干凈后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一端套住漏斗,把攪拌好的肉灌入腸衣內,灌滿整根后,先用細繩將腸衣底端扎緊,然后用手揉捏腸體,使罐好的腸體粗細均勻。切記不能灌的太滿,這樣在以后晾曬過程中會暴烈,也不要太松或者留有空氣,那樣等到臘腸成型時候就太丑了啊,不好看。
將灌好的腸體沒隔10--20CM用細繩扎成一小節,每個小節的底端用針扎個小洞洞,把多余的水和空氣留出去,之后拿出去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3--4天,在掛到通風的高處。一般是屋檐下風干。一般需要15天左右,這樣臘腸就制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