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的吃法
雞肉就是營養學上所說的白肉,大家都應該知道雞肉比一般豬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質更加豐富,所以雞肉也成為了健身人士會選擇的一種食物。因為健身人士多吃雞肉的話有助于身體肌肉的長成,而雞肉作為一種從古至今都存在的食物,自然是衍生了許多不同的吃法。下面將為大家具體介紹幾個雞肉的吃法。
【鹽水雞】
所需原料:宰好的雞1只(重約1000克),精鹽15克,蔥、姜、花椒(最好用鮮花椒)各適量,豬肉皮250克。
鹽水雞
加工切配: 蔥切段,姜切片。雞用刀從脊背處一劈為二。豬肉皮切成寬條。
烹調步驟: 將雞肉洗凈,放入冷水鍋內,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移到中火上煮,至五成熱時撈出,然后將肉皮條放入小瓷盆內,再上蒸籠2小時后取出,撈出蔥、姜、花椒、肉皮不用,撇去湯上面的浮油、浮沫,晾涼(夏季須在冰箱內冰透)。將雞切成3厘米寬的長條塊,與湯凍一起裝盤即成。
做法特點: 此菜雞肉清香,爛而不膩,湯凍透明味鮮。
操作要領:雞肉與肉皮沸水煮過之后,最好用冷水侵泡片刻,洗浄后再蒸制,湯清味正。鹽水菜主要是吃花椒的清香厚味,因而最好是當年的鮮花椒。若季節不允許,則用料酒將干花椒泡透也可。最好用川椒。
【熗雞】
所需原料:熟母雞肉300克,菜花100克,木耳少許,花椒油5克,料酒5克,精鹽1克,姜末1克,醬油15克,高湯25克。
熗雞
加工切配:把熟雞肉片成3.3厘米長、1.6厘米寬的片;菜花去掉根莖,凈花瓣用刀劈成小塊,用沸水燙透過涼,撈出控凈水分;木耳揀去雜物,用溫水泡發好,再用清水洗去泥沙,稍晾。然后,先將菜花、木耳放盤子底部,上面覆蓋好雞肉片,撒上姜末。
烹調步驟:將醬油、料酒、高湯、精鹽調和成汁,均勻地澆在盤子里。另取炒勺放火上,加花椒油燒熱(即油冒青煙),迅速澆在雞肉盤子里,用碗蓋上稍燜,食用時去掉蓋碗調拌均勻即可。
做法特點:花椒香味濃郁,清爽而味厚。
操作要領:此菜制作的關鍵是澆熱花椒油,花椒油一定要燒熱,而且要迅速趁熱澆制。若無花椒油,可用植物油(香油最好)燒至冒青煙時,下入十幾粒花椒,炸出香味時,用小漏勺撈出花椒,將熱油澆上也可。菜花可用藕、馬蹄等脆性的原料代替,可根據個人口味隨意調換。
【黃瓜拌雞絲】
所需原料:熟雞脯肉200克,熟火腿5克,黃瓜200克,精鹽6克,醋10克,姜末、味精、芝麻油各適量。
黃瓜拌雞絲
加工切配:將黃瓜洗凈,斜著切片,然后碼好切成火柴棒粗細的絲,堆放在盤子中間。將熟雞脯肉切成絲,放在黃瓜絲上,再將火腿切成絲點綴在雞脯肉絲上。
烹調步驟:將精鹽、味精、醋、芝麻油、姜末放入小碗里,攪拌均勻,跟菜碟上桌,食用時澆在雞絲上即可。
做法特點:鮮香,脆嫩,爽口。
操作要領:調料汁要現吃現澆,不要提前澆拌。黃瓜可用生菜、萵筍、藕等原料代替。
【白斬雞】
所需原料:當年母雞1只(重約2000克),料酒25克,蔥、姜各25克,芝麻油少許,精鹽15克,醬油15克。
白斬雞
加工切配:將雞宰殺,放盡雞血,靜置涼透后方可煺毛。將雞用熱水燙后煺毛,用清水洗凈,拔盡小毛及絨毛,開膛取出內臟,摳去血塊筋肺,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將雞浸在清水內漂去血水,使雞成熟后白凈,時間約1小時,要多換幾次清水,使余血溢出。
烹調步驟:鍋內加入清水燒開,放入雞,放入洗凈拍松的蔥、姜,先用沸湯用手勺灌雞腹內臟,反復2次,最后將雞腹腔內灌滿沸湯,然后將雞投入湯內燒煮。湯燒開后,淋入料酒,然后用小火保持水滾沸即可。火不可太大,如果太大,湯沸雞冷,又不進行灌湯手法處理,白雞成熟后容易出現裂皮現象,而且受熱不勻,雞則成熟不勻。如果單只雞煮制,一般煮沸后再用小火煮5~10分鐘即可離火冷卻撈出。將雞從涼湯中取出,用干凈布揩去湯汁,將雞身涂上芝麻油,以防雞皮被風吹干,影響色澤。食用前將雞斬配裝盤,取少許雞湯,放入少許精鹽與味精調和,溶化后澆在斬好的白雞上。一般將醬油1份、雞汁1份混合,加入少量精鹽、糖、味精、料酒、蔥、姜,另加適量的胡椒粉、花椒粉、丁香(加料不露其味),煮沸后撈去蔥、姜、丁香,冷卻,上桌前加入少許香油和新鮮的蔥花、姜末。
做法特點:成品潔白油亮,雞肉鮮美嫩爽,咀嚼下咽無韌勁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