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用量
關于半夏這一重要材還具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大家可以去適當了解一下。而半夏在中醫學上也是一個著名的中藥材,例如半夏再去濕除氣,化痰止咳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而在使用半夏的時候,主要是將半夏植物的根莖當做中藥服用。同時在使用半夏當做中藥材服用的時候,用量具體是多少?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1.燥濕化痰(寒疲證,濕痰證)用治脾不化濕,濕痰阻肺之咳嗽氣逆、痰多色白者,常配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陳湯;用治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者,配伍干姜、細辛等同用,如小青龍湯;若咳嗽痰黃而稠,屬熱者,可與黃岑、瓜萎等同用;用治濕痰上蒙清竅,眩暈頭痛,多與白術、天麻同用,如半夏白術天麻湯。為用治濕痰之要藥。
2.降逆止嘔(嘔吐證)用治痰飲或胃寒所致的嘔吐,常與生姜等配伍,如小半夏湯;用治胃虛嘔吐,可配伍人參、白蜜同用,如大半夏湯;用治胃熱嘔吐,可與黃連、竹茹等同用;用治妊娠嘔吐,可配以紫蘇梗、砂仁等同用。為止嘔之要藥。
3.消痞散結(胸痹,結胸,梅核氣)用治痰熱互結,胸脘痞悶之結胸,常配伍黃連、瓜蔞同用,如小陷胸湯;若痰濁阻滯,胸陽不振之胸痹心痛,配以瓜蔞、薤白同用,如瓜蔞薤白半夏湯;若氣郁痰結之梅核氣,常與厚樸、紫蘇葉等同用,如半夏厚樸湯。
4.散結消腫(癰疽腫痛、乳瘡證)用治癰疽瘰疬等,常以生半夏研末,雞子白調敷患處。消腫止痛。外用治瘡瘍腫毒、毒蛇咬傷、喉嚨腫痛、口舌生瘡、外傷性出血、牙痛、頭痛、胃痛、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
5.理氣寬胸:半夏味辛,辛則能發散。半夏之辛可以散逆氣,理氣寬胸,除煩嘔;辛入肺而散氣,并以散而結氣,用于胸悶、氣短、打嗝、胸中痰滿、臉色枯黃、肢體沉重、腹脹、不消化等病癥。
半夏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3~9g,大劑量可用到50克,煎服。注意,內服必須炮制后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