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湯方劑有哪些?
大部分人都有喝酒的習慣,很多人都瞭解自己的酒量,也知道需要控制喝酒的量,但是有極少部分的人經常錯誤估計自己的酒量,所以很容易出現醉酒的情況,人在醉酒後要及時吃一些解酒的食物,這裡為大家推薦烏梅,吃烏梅的確有很好的解決效果,另外下面來教大家做烏梅湯的方法。
烏梅湯方劑:
處方烏梅300枚細辛84克乾薑140克黃連224克當歸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參84克黃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搗篩,混合和勻;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於米飯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藥理作用排膽及驅蛔等作用《中成藥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進膽囊收縮和排膽作用,有利於膽汁引流,減少或防止膽道感染及蛔蟲卵留在膽道內形成膽石核心,減少膽石症發生。加大烏梅劑量作用更為明顯,而單用烏梅作用沒有複方強,表明複方有協同作用。實驗還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蟲體,使其失去附著腸壁的能力,促進肝臟分泌膽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顯擴張奧狄氏括約肌,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尤對痢疾桿菌作用明顯。
功能主治溫髒安蛔。治蛔厥。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則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嘔吐,脈沉細或弦緊。現用於膽道蛔蟲病。
用法用量空腹時飲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備註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熱腸寒,蛔動不安所致。蛔蟲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方中重用烏梅味酸以安蛔,配細辛、乾薑、桂枝、附子、川椒辛熱之品以溫髒驅蛔,黃連、黃柏苦寒之品以清熱下蛔;更以人參、當歸補氣養血,以顧正氣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溫髒安蛔,寒熱並治,邪正兼顧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