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瘦肉的營養價值 食用過量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導語:瘦肉的營養價值。瘦肉一般人指豬,牛等家畜身上富含蛋白質的肉。民間流傳著“肉管三天,湯管一七”的說法,即認為肉湯中的營養高於湯中肉的營養,但瘦肉中所含的絕大部分營養物質,仍存留在肉中,肉的營養價值肯定是比湯高的。今天四季養生網小編向大家介紹,瘦肉的營養價值。

瘦肉的營養價值:

各種瘦肉所含營養成分相近且較肥肉易於消化,約含蛋白質20%,脂肪1-15%,無機鹽1%,其餘水分。一般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都含飽和脂肪較高,禽肉、雞及兔肉中含飽和脂肪較少。 同時含無機鹽豐富,尤以含鐵(紅色瘦肉)、磷、鉀、鈉等較多,唯含鈣較少。瘦肉也是維生素B1、B2、B12、PP的良好來源,瘦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相當高,不過,含維生素A卻很少,幾乎不含維生素C。

吃瘦肉多了對人體健康也產生危害,若把瘦豬肉作為日常膳食結構中主要的食物來源,會增加發生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對各種動物肉的脂肪進行了測定,在《2002年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明,以100克重量為例,各種肉類的脂肪含量如下:兔肉為2.2克,馬肉為4.6克,牛肉為4.2克,而瘦豬肉為7.9克,若把瘦豬肉作為日常膳食結構中主要的食物來源過量食用,也會增加發生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此外,瘦肉中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是合成人體一些激素和維護表皮健康必需攝取的一種氨基酸,但在一些酶類催化啟動下,在熱理化處理過程中的蛋氨酸,會產生一種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機物。現代醫學認為: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細胞,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質沉積並滲入動脈血管壁內,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進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食瘦肉過多,蛋氨酸就會增多,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也相應地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可見,不能因為瘦肉飽和脂肪酸少就不限制它的食用。一般來講,成人每天食肉量應為1~2兩,根據個人的體重和肥胖程度可適當增減,若需要補充蛋白質,可適當增加牛奶和豆製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