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難的手藝了,很多人都包不好,有了下面的細節圖解析就不怕啦~
包粽子的準備
1、選擇粽葉。粽葉可選常用的箸葉、箬葉、蘆葦葉。粽葉越大(寬)越好。先把粽葉放到水裡浸泡、泡軟,一般提前一天做,然後再濾幹。(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粽子,新手包這樣的粽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粽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粽子。)
2、選米,米要新米,要純糯米。
3、準備自己喜歡的餡,如:大棗、豆沙、肉餡等。先將糯米洗淨,棗子也要洗乾淨,棗最好是金絲棗,有核的比沒核的,沒核的包粽子太軟。
4、準備好綁粽子的棉線(或五彩線),洗乾淨。
tips:包粽子一定要用草繩或是棉線等,切不可用塑膠玻璃繩,因為塑膠玻璃繩紮捆的粽子在高溫煮以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包粽子的步驟
1、按下面圖示的卷法,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
2、滿滿地往裡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裡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
3、按照螺旋的手法,從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按下面圖示慢慢的卷起來。
4、看圖示卷到最後的樣子,留一點尾巴。
5、最後尾巴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壓住。
6、最後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
7、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可以。
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粽子米要泡多久,其中,一種說法是,再把粽子米淘洗好之後,用3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40分鐘左右。水的高度一定要沒過米。這樣泡出來的米,會讓粽子更加的有光澤,口感好、而且會散發出特殊的米香。
關於包粽子米要泡多久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泡的越久越好。泡的時間越長,粽子米的口感就越好。但是,需要注意 的問題是,糯米在泡制的時候,水一定要沒過糯米。最好的比例是,水和米的比例為一比二。如果泡的時間長,需要勤換水,大約每天要更換清水2到3次為宜。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