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菜煮雞蛋的營養價值和功能
地菜煮雞蛋煮多久 地菜煮雞蛋的營養價值和功能 地菜煮雞蛋的來歷
1、地菜和紅棗分別用清水清洗乾淨。
2、將地菜、紅棗、冰糖放入湯罐中。
3、往湯罐中加滿清水,加約一克鹽。
4、將雞蛋煮熟剝殼。
5、剝殼熟雞蛋入湯罐,中火煮開,中小火煲20分鐘,關火。
6、放置一夜,讓雞蛋浸泡充分入味,第二天煲熱即可食用。
薺菜煮雞蛋的營養價值
薺菜花煮雞蛋,可以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春吃薺菜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
薺菜根很有營養,有俗語:“挖薺菜不挖根,不如在家蹲一蹲”。中醫認為,薺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故能治尿血、吐血、腹瀉、水腫等病症。
民間還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說法。就是說三月三這天吃薺菜,可強身治病。《本草綱目》中記有“薺菜可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所以三月三吃薺菜像是吃靈丹妙藥了。
薺菜煮雞蛋的功效與作用
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
在中藥裡,地菜的藥用價值很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有營養專家認為,薺菜煮雞蛋能否治頭痛和祛濕寒,其科學性還有待考證。但從營養學角度來講,薺菜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雞蛋的蛋白質含量也豐富,兩者結合在一起,適當食用,於身體是有好處的。
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采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采來一把地米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
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米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後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