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鴨蛋為什麼會流油?鹹蛋怎麼做才有油?
鹹鴨蛋為什麼會流油?
鹹鴨蛋蛋黃裡的“油”是蛋中原來就有的。鴨蛋中脂肪約含有16%,主要是在蛋黃裡,蛋黃中的脂肪含量高達30%,也就是說,蛋黃的三分之一是由脂肪組成。在鮮鴨蛋的蛋黃中,蛋白質與脂肪能均勻地混合成乳狀液,脂肪分散成很小的油滴,並且每個小油滴外面由蛋白質和水膜包裹著,這樣就看不到油,也嘗不出來了。一旦經過醃制,蛋白質發生鹽析現象,緩慢地變性凝固,脂肪就從中釋放出來,由小油滴聚集為油液,再經煮熟後,就能看到蛋黃出油了。
鹹鴨蛋流油好吃嗎?媽媽醃制的咸鴨蛋,水煮過之後切成兩半,就會看到鹹鴨蛋蛋黃紅到流油,吃起來還有一種沙沙的口感,非常好吃。然而現在一般家庭裡為了方便很少自己在家醃制鹹鴨蛋了,都在市面上直接買,但是這種買到的鹹鴨蛋,很少有以前那種口感,蛋黃也不紅,更別說流油,或者沙沙的口感了。
鹹蛋怎麼做才有油?做法:
1、先倒一碗白酒,把鴨蛋浸泡在白酒裡,5秒鐘即可拿出來
2、把鴨蛋拿出來之後再鹽裡裹一圈,讓鴨蛋上裹上一層鹽
3、把鴨蛋用保鮮膜包起來,可以多包裹幾層,在大太陽下面暴曬五六個小時後,把鴨蛋放到陰涼的地方,放一個月就可以試著吃了。
放置中途隔幾天把鴨蛋翻個面,等到時間到了,煮出來的鴨蛋蛋黃沙沙的,紅到流油!但是又不會太鹹。而且鴨蛋黃還可以做很多美味的菜肴,比如蟹黃豆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