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是小蘇打嗎?
提到小蘇打大家肯定不會感覺到陌生,如果一個家庭當中經常自己做麵食的話,家裡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小蘇打了。除了應用在日常飲食方面來說,小蘇打也會應用在其他的領域,所以小蘇打對於人類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問題來了,平時用的小蘇打就是指生粉這種物質嗎?
小蘇打不是生粉!
小蘇打是由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後製成制取碳酸氫鈉的。所以,小蘇打在有些地方也被稱作食用堿(粉末狀)。小蘇打呈固體狀態,圓形,色潔白,易溶于水。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碳酸氫鈉是強鹼與弱酸中和後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弱鹼性。
在大批量生產饅頭、油條等食品時,常常蘇打粉融水拌入面中,熱後分解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溢出,可致食品更加蓬鬆,碳酸鈉殘留在食品中。比如北方俗稱中的"堿饃",添加過量的蘇打粉是可以品嘗出來的。
而生粉是食譜中常出現的名詞,多是用來勾芡用的,在大陸使用的生粉是馬鈴薯粉,在香港使用的生粉為玉米粉,而在臺灣慣用的芡粉則為太白粉,是用土豆或木薯製成的。生粉在中式烹調上除了勾芡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亦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生粉的用途很廣,可以作炒菜時的調料,也可以做涼粉,還可以用來攤煎餅,最主要用於肉類原料加工時上漿、勾芡等。